【IT商業(yè)新聞網訊】(記者 吳雨 《IT時代周刊》記者 周劍)1月15日,威盛在北京正式發(fā)布威盛中國芯品牌標識,進一步深化威盛中國芯戰(zhàn)略,完善在中國的戰(zhàn)略布局。威盛暨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隨后在接受記者的采訪中表示,未來仍將上網本作為突破點。采訪中,王雪紅還強調了威盛在節(jié)能芯片領域的優(yōu)勢。
通用處理器市場是硝煙彌漫的戰(zhàn)場,兩大巨頭英特爾和AMD一直水火不容。在袖手旁觀巨人間的明爭暗斗時,一直在默默耕耘的企業(yè)如威盛,則被大多數人所忽視。而游走在巨頭拼殺夾縫中的威盛,憑借其低功耗、低價的優(yōu)勢,在處理器領域中尋找自身的容身之處。
威盛著重以“高性能、高集成度、低功耗”為基準,曾提出節(jié)能環(huán)保、“小就是美”等理念。據悉,威盛產品曾榮獲中國計算機用戶協會頒發(fā)的“2006年度中國信息產業(yè)節(jié)能產品獎”。 2009年5月19日,記者獲悉戴爾新款服務器XS11-VX8將采用威盛Nano處理器,威盛低功耗處理器第一次在企業(yè)計算領域獲得應用。2009年6月16日,面向中國企業(yè)用戶的惠普新一代 Compaq dx2040 臺式機宣布采用威盛低功耗威盛 C7-D 處理器。此外,威盛Nano處理器產品還曾被應用到三星12寸筆記本產品線上。
不過,有業(yè)內人士認為,上網本大勢已去,很難成為威盛的救命稻草。仍對上網本抱有希望的威盛,近期雖然推出了競爭力很強的節(jié)能芯片,但為時已晚。
隨著全球經濟形勢回春和傳統筆記本價格的降低,性能低下的上網本已是日薄西山,在新老用戶眼中漸行漸遠。上網本的銷量,已從2008和2009年的火爆回歸于理性。08年上網本的銷量達到1000萬臺,09年約為3000萬臺之后,許多分析師預計,這一數字將觸頂,隨后會下滑。再好的節(jié)能芯片,也不能讓上網本重煥新春。
據報道,威盛推出的號稱堪與英特爾Atom媲美的Nano處理器,市場反應遠沒有Atom來得響亮。在上網本大行其道之際,IDC調查數據顯示,2009年第一季度,英特爾、AMD芯片市場占有率分別為77.3%和22.3%,威盛僅為0.4%。而三星12寸筆記本之所以采用威盛處理器,是因為英特爾當時為了防止Atom侵蝕利潤頗豐的高性能處理器的盈利空間,禁止Atom處理器在7至10寸以外的產品上應用。Nano處理器極低的市場占有率,使威盛的營收格外有限。
在PC與互聯網融合的今天,Intel、AMD、Nvidia、ARM和龍芯等芯片企業(yè)的戰(zhàn)略轉型初次告捷,毫無疑問,它們已經占領了制高點。分析認為,始終裹步不前的威盛,如果再次錯失互聯網機會,生存空間將益發(fā)狹小。在夾縫中生存的威盛,表現得太過于蒼白無力,如果創(chuàng)新不足,勢必被市場無情淘汰。
而在上網本的熱潮消退之際,輕薄本、智能本和平板電腦等概念紛紛出爐。據消息人士透露,蘋果的平板電腦已經量產。而上網本的鼻祖華碩和受益者宏碁,都不約而同地布局智能本,以應對移動互聯網的需要。為滿足用戶對體積較小、重量較輕筆記本的需求,宏碁還深耕超薄筆記本求長足發(fā)展。
盡管業(yè)內不看好上網本成長空間,但被《紐約時報》稱為“全球科技界最有權勢的女人”,王雪紅自然有自己的打算。面對質疑,她表示,上網本只是移動上網設備現階段使用的稱謂,未來會有各種產品形態(tài)出現,市場空間也仍會急劇成長。
業(yè)界確實普遍認為未來是移動互聯的天下,但與PC廠商極力細分上網本、智能本等概念的界限不同,王雪紅將這些設備籠統稱為“上網本”。有分析認為,這只是一種策略,因為智能本更偏向采用ARM架構平臺,和更適用于互聯網的Android、Chrome OS系統。威盛主打產品基于x86架構,更適用于windows平臺。據悉,此前聯想CES上公開展示的智能本skylight,就棄用Intel芯片而采用高通ARM架構平臺。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yè)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這五大理由包括:侵犯隱私、自動升級奪殺用戶權利、加速Google壟斷、沒有本地文件、沒有本地程序。 自從Google公布Chrome OS的第一條信息,關于它的討論從沒停息,各種論點激烈碰撞。這次Chromi又選擇了一篇負面傾向>>>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sdlzkt.com/a/xie/20111230/195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