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TCL集團與深超科技啟動第8.5代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件(TFT-LCD)生產線項目,總投資達245億元,這是半年內國內陸續啟動的數條高世代生產線之一。值得關注的是,由于中國液晶電視產業的發展飽受“缺屏”困擾。中國彩電企業需要的液晶面板90%以上都要從日本、韓國和臺灣進口,這就造成了國內彩電企業在面板資源上受國外企業鉗制的局面。因此,液晶面板能否國產化關系到2000億中國彩電產業的生存與發展,背后體現的是國家意志,更是國家科技競爭力的體現。
事實上,國家力量在日本、韓國和臺灣三國發展液晶產業的進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以韓國和日本為例,這兩國都從政策和財政方面給予了支持,把光電技術、半導體技術等列為國家戰略項目,每年給予資金支持5億至10億美元,同時制定相應的金融政策支持民間資本進入。而臺灣在發展半導體和光電技術的過程中,也以“兩兆雙星”計劃來對相關產業進行了政策保護,并提供了關鍵的融資環境。
回顧液晶產業的發展歷史,80年代末,日本夏普從美國RCA公司轉移專利,最早開始將LCD技術商用化,于1991年投產了全球首座1代線。此后數年內,日本廠商在大的經濟財團和寬松的金融政策支持下,紛紛投資LCD制造工廠,一度占據全球市場的半壁江山。由于LCD產業過度投資擴張產能,以及東南亞金融危機帶來的市場需求急劇下滑,LCD產品價格快速下降,造成眾多日本廠商巨額虧損。同時,日本經濟財團受經濟危機所累,無力出資扶植國內廠商。2000年后,日本廠商通過削減投資,向韓國、臺灣業者轉移技術,收取技轉金,以及集中生產和研發資源等途徑收回現金和投資,日本LCD產業自此開始收縮,但相當一部分上游關鍵原材料和設備采購仍掌握在日本廠商手中。
韓國方面由于有經濟財團及眾多大學的高科技研發支持,自1995年開始三星,LG,Hydis等廠商開始集中投入LCD產業,在東南亞金融危機后,韓國快速擴充產能,在1998~2003年的五年期間,韓國投資多條生產線,市場占有率也快速躍升。同時,韓國政府確立LCD產業為國家的核心產業,大力給予扶持,三星、LG市場占有率也分別現居全球一、二位。
而日本廠商在韓國廠商壯大后,又轉而扶持臺灣廠商與韓國進行對抗,臺灣當局也出臺相應產業政策鼓勵民間資本進入,一度有“面板五虎”,占據了全球市場的3成份額。但由于韓國在技術和新世代線投資的領先地位始終穩定,產業鏈上下游垂直整合優勢明顯,臺灣業者逐漸處于跟隨地位,面板五虎到今天已僅剩奇美、臺達兩強。
綜合歷史經驗,不難發現日、韓、臺三國背后都體現了國家意志。液晶產業是技術高度密集、資金高度密集的產業,產業鏈條豐富綿長,對社會經濟效益帶動明顯,但一條液晶面板的生產線投入在百億元人民幣以上,對于只有十幾年快速發展的我國彩電企業而言,這樣大的投入,無論是戰略考慮還是實際投入,都需要有莫大的決心和勇氣。同時,國內相應的產業鏈建設并不完善和成熟,液晶面板的上游或相應的零配件等整條產業的支撐力度以及產業環境都不理想,這些都造成我國在液晶面板產業化方面任重道遠。
路并不好走,更多、更大的困難正襲面而來,但中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演進,必須要經歷這樣一個痛苦的蛻變!有人認為,各國在產業鏈上所處的不同位置是國際分工和市場競爭的必然結果,因此在產業鏈建設上要重視本國的比較優勢,不能強求每個國家的產業鏈都非常完備。這種理論乍一聽似乎不無道理,但它忽略了兩個非常重要的事實:一是各國的比較優勢總在動態變化中,比如,韓國上世紀60-70年代也是以勞動力等生產要素低廉而著稱的,但顯然目前韓國這一曾經的比較優勢已基本上不復存在。從我國看,東南沿海近幾年勞動力成本的顯著上升也使得這些地區產業鏈上移的壓力凸增。二是即使我國勞動力成本始終處于較低水平,但如果我們在顯示器件這種重要行業的國際分工中長期處于下游的模塊制造和終端裝配環節,則我們仍然會在相關產業中處于無話語權、無核心競爭力、無利潤空間、無發展后勁的尷尬境地,顯然這與建設創新型國家和打造產業強國背道而馳。
TFT-LCD和半導體是產業升級和國家科技競爭力的綜合體現,對比日、韓、臺,中國在液晶產業上落后了十年,如何在日、韓、臺之間取得生存空間是參與各方需要思考的,上游關鍵零部件固然技術壁壘高、投資風險大,但這絕不意味著它就是中國企業的“投資禁區”,更不意味著中國將長期在這些方面受制于人。雖然韓國以兩大財團為投資主軸,臺灣則依靠發達而成熟的融資環境,日本則依靠強大的科技底蘊,但中國有全球最大的液晶電視市場,在這個領域具有明顯的生產和渠道優勢,發展產業上游需要政府提供良好的配套政策,給出恰當的融資環境,鼓勵例如TCL這樣的大型企業集團和民間資本積極參與,鼓勵相關研究所、大學院校的研發投入,利用中國巨大的市場引力來推動產業鏈配套建設,通過大膽引進和自主培養來解決技術人才的短缺,中國彩電行業的“缺屏”之憾終能解決,全球液晶產業格局也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去年,鴻海提出萬馬奔騰計劃進軍大陸渠道建設,計劃3年內在大陸建萬家連鎖賣>>>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液晶面板背后是國家的科技競爭力
地址:http://www.sdlzkt.com/a/xie/20111230/195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