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群雄逐鹿瀏覽器
記的2000年初的時候,筆者看網頁只用IE,周邊朋友也都是用IE,后來,選擇性越來越多,現在再看,各式各樣的瀏覽器都有人在用。如果坐下來仔細數下,估計沒有上百個,也能找出五六十個來。
都是誰在做這些瀏覽器呢?這其中有國內傳統做瀏覽器的(代表:傲游、世界之窗),有進入國內的國外瀏覽器廠商(代表Firefox火狐、Opera ),有其他軟件公司涉足瀏覽器的(代表:騰訊TT、360安全瀏覽器),也有個人愛好者開發的(GB、糖果)。瀏覽器在國內網絡高速發展的幾年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一來網絡發展推進了瀏覽器的使用率和重視度,二來瀏覽器的改良完善也為網絡瀏覽提供了很多便利,兩者是共贏和密不可分的。
機遇:瀏覽器有“錢途”
為什么大家都在涉足瀏覽器?沒前途的軟件是不會有人去熱衷的,而瀏覽器產品之多也直接的說明瀏覽器在軟件廠商眼里的重要地位。
音樂軟件沒有IM軟件價值高,輸入法沒有視頻播放價值高,這個是行業內的共識,因為決定軟件商業價值高低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就是軟件的露出度,用戶在使用音樂軟件時,習慣最小化,只需要聽歌就好了,而你用IM軟件就必須經常的打開軟件窗口進行聊天,軟件特性就決定了軟件的曝光率,只有頻繁的出現在用戶眼前,軟件才能有更高的印象和廣告效果。瀏覽器無疑是露出度很高的一類軟件,再加上它又是網民最重要的網絡入口之一,你的很多網上操作行為都是基于瀏覽器平臺之上的。所以綜合來看,瀏覽器的特性決定了它有著廣闊的發展前途。
問題:核心技術缺乏 網友認識度較低
在對Opera中國公共傳播經理高偉的專訪中,他提到國內瀏覽器行業IE內核的產品太多了,以至于多到影響整個網絡發展。雖說的有些嚴重,但還是有幾分道理的,由于IE內核瀏覽器的開發門檻不高,所以國內充斥著眾多的各種IE內核瀏覽器,而又因為XP的高占有率,直接導致IE6一直盤踞著市場絕對領域的位置,IE6無論是對網絡新技術的支持還是本身的漏洞都做的很差,以至于現在很多設計開發人員因為IE6的高占有率,而不得不放棄很多新技術的實施。
不過可喜的看出,國內有實力的瀏覽器廠商已經在嘗試改變這一現象,前端時間傲游瀏覽CEO陳明杰就對媒體宣傳,傲游已經在著手開發自己內核的瀏覽器產品了。
除缺乏瀏覽器核心技術外,瀏覽器另外一個大問題在小編看來就是網民的認知度不夠。舉個例子,你回家問一下爸媽或者問一下那些有上網但上網不頻繁的朋友:你知道QQ是什么么?你知道瀏覽器是什么么?那么前一個問題你可能得到這樣的答案:聊天啊,后一個問題可能就會得到“瀏覽器是什么?就是桌面那個E圖標?”的答案,沒錯,瀏覽器在大眾心理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定位,雖說用瀏覽器瀏覽網頁的行為可能不比用QQ聊天的少,但瀏覽網頁時,真正注意到我是用啥瀏覽網頁的網友能有幾個?所以說瀏覽器行業認識度低的現狀,告訴我們瀏覽器的路依舊還是很長。
破冰:瀏覽器路在腳下
瀏覽網頁是上網最基礎的應用,而瀏覽網頁必須要用到瀏覽器,所以瀏覽器本身具備了廣闊的市場前景。單純的數量無法取得實質性的行業進步,只有注重產品本身,共同努力擺脫目前IE6占主導的格局,讓行業標準成為整個行業的推動力而不是阻力,瀏覽器才能集體破冰,打開更廣闊的行業前景。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時任聯想董事長、在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前擔任聯想首席執行官的楊元慶自豪地表示,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前年營業額為30億美元的聯想,如今已是一家年營業額150億美元的全球PC公司。 想(Lenovo)2004年12月宣布收購藍色>>>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sdlzkt.com/a/xie/20111230/195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