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又要砸下280億元建設液晶屏8代線!昨日,這一消息在業界迅速傳開。事實上,在全國各地一系列突破“屏頸”的浪潮下,高世代液晶線投資的大干快上如今已算不上重大新聞,動輒過百億的巨資也不再成為最搶眼的要素,而合肥此番投身戰局讓行業人士最為關注的焦點聚于一處:這會不會成為壓垮主管機構對投資狂熱忍耐力的最后一根稻草?
今年總投資超過2600億
據悉,合肥8代線項目申請報告已遞交至國家發改委、國家環保總局備案。
專業人士稱,該項目首期注冊資本5000萬元,總投資約280億元。據悉,合肥方面的計劃是明年2月前找好合作方,爭取明年3月動工,2012年4月正式量產。
記者粗略統計發現,2009年以來,國內共計超過13條液晶面板線項目上馬,總投資額超過2600億元。
產能過剩觸發主管機構收閘?
如此密集的造屏運動,正在行業內外引發產能過剩的擔憂。
“廣東擁有全國液晶電視60%的產能,擁有二、三條高世代線應該說是可以消化的。”創維集團副總裁楊東文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采訪時顯得較為樂觀。不過,也有行業人士認為,到2012年,全球液晶電視的銷量預計達到1.88億臺,中國內地的液晶電視規模為4500萬臺。如果全部按照32英寸計算,3條8代線就可以滿足這一需求;而如果按照32英寸、42英寸、55英寸各占出貨量的1/3計算,也只需要6條8代線。而截至目前,內地宣布投建的7.5代以上生產線已有9條,在滿足國內整機企業需要的同時,產能過剩恐怕難以避免。
分析人士稱,國內這些生產線普遍要兩三年后才進入大規模投產期,他們投產的高峰很可能遭遇下一個低潮的來臨,這將對投資主體產生巨大的盈利風險。而日韓10代線到時也將已大規模投產,如何應對它們可能發動大規模的屏價格戰帶來的沖擊,這同樣是個嚴峻的問題。
當然,地方政府試圖依托液晶屏建設的投資效應帶動GDP增長是關鍵推手。有鑒于種種可能存在的問題,12月初,工信部正式下發《關于抑制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平板玻璃行業健康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嚴格市場準入,并將叫停新建和擴建項目。工信部信息司司長肖華表示,有關部門目前正在籌劃出臺針對液晶面板行業的具體相關產業政策。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意味著,主管部門拉閘關門的腳步日趨臨近。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產能過剩將導致國內多晶硅產業的大洗牌。作為中小多晶硅企業,現在需要想辦法穩住多晶硅價。一些公司今年第二季度時就力不從心,已在虧損。當時主要由于需求不濟,現在的困難是,多晶硅價格不斷下滑,很多中國多晶硅>>>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sdlzkt.com/a/xie/20111230/196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