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福終于在深圳迎來“股神”巴菲特。
2009年7月30日,比亞迪公司(01211,HK)發布公告,中國證監會已經批準其發行認購股份,巴菲特旗下公司中美能源完成了認購2.25億股新股。交易完成后,中美能源持有比亞迪注冊資本總額的9.89%,占發行H股總數的28.37%。比亞迪同時宣布,將委任中美能源主席,亦被業界視為巴菲特接班人的索科爾為公司非執行董事。
對于與中美能源的合作,比亞迪方面表示,引入全球知名策略投資者有利于集團的未來發展,完成認購事項則可鞏固公司的財務狀況。去年9月,巴菲特擬以18億港元入股比亞迪(2.25億股,每股8港元),消息傳出后,比亞迪股票遭到爆炒,以此次公告日收盤價41.65港元計算,比亞迪股價累計上漲了4倍,巴菲特也由此獲利75.7億港元。
比亞迪和中美能源的交易一度遭遇波折。去年雙方簽署入股協議后,遲遲未獲得證監會許可。加之富士康公司又對比亞迪發起曠日持久的侵權訴訟。3月26日,比亞迪和中美能源簽訂補充協議,將最后期限延至9月26日。不少人擔心,交易可能夭折。如今,交易終于塵埃落定。
此次出手,使巴菲特破了絕不投資不了解的生意這一原則。他承認,自己對比亞迪的電池、手機和電動汽車三種業務根本不懂。那么,是什么原因讓穩重的巴菲特為之破戒?
遭比亞迪拒絕
比亞迪進入巴菲特的眼球,源于2008年初美國底特律一次車展。
當時,身為比亞迪董事長的王傳福在車展上親自下場試駕。他在汽車起步后立即加速,短短數分鐘,比亞迪雙模電動車F6DM繞展區一周。王傳福的現場秀在博得觀眾喝彩的同時,也吸引了芒格的注意。
芒格是巴菲特旗下著名投資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副總裁。他向巴菲特推薦了比亞迪,并對王傳福大加贊美,稱其兼有愛迪生解決科技問題的能力和杰克·韋爾奇的管理領導能力。
數年前,中美能源就在尋找新能源領域的合作伙伴。巴菲特聽了芒格介紹后,征詢另一位信賴的合作伙伴索科爾的意見,并命他到中國對比亞迪的團隊、廠房設施等進行全面的考察。
2008年7月底,索科爾悄然抵達深圳。他首先來到比亞迪坪山基地,這個基地面積達112萬平方米,王傳福曾挖平了30多個小山頭,填平了100多個魚塘。基地建有56座生產廠房,生產車間內有2000多個設備是比亞迪自己研發制造的。他還詳細了解了比亞迪的新型鐵動力電池以及汽車的研發和生產情況,這些屬于能源存儲和動力能源的核心技術。
一位知情人士向《IT時代周刊》回憶說,雙方的初步接觸其實是在去年3、4月份。巴菲特通過與比亞迪緊密合作的一家外資投行聯系到王傳福。和王傳福關系密切的深圳高交會秘書長劉應力(原深圳常務副市長)也表示,早在去年上半年他與王傳福去歐洲時,就聽聞巴菲特有意入股一事,“但當時雙方未達成一致,王傳福拒絕了巴菲特”。
關于拒絕的具體情況,比亞迪的一份內部溝通材料中有所透露。
根據材料介紹,巴菲特對于比亞迪什么都自己做的模式予以肯定,也對其團隊、電池業務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巴菲特當時就表態要向比亞迪投資5億美金。王傳福聽后非常興奮,但后來與公司高層討論后認為,“不需要這么多。”
巴菲特覺得有些遺憾,希望說服王傳福接受5億美元的投資額度。而比亞迪在內部進行了謹慎評估后,還是堅持不需要那么多資金,認為10%就行了。最后,雙方約定,中美能源以2.3億美元認購比亞迪9.89%的股份。王傳福說,“巴菲特表示如果將來我們同意,他們愿意繼續增加投資。”
中美能源的總部設于美國艾奧瓦州,由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控股87.4%。它在2005年收購了電力供應商太平洋公司,由此將業務擴展到俄勒岡州和猶他州。
前述知情人士還介紹說,索科爾的深圳之行,承諾之一是幫助比亞迪在美國建設電動汽車的充電站。“雙方在7月底已經初步達成了協議,之后的兩個月主要是就協議的細節進行商討。”9月上旬,王傳福奔赴美國俄勒岡州。在與州長和波特蘭市長的會晤中,雙方就比亞迪投資設廠及出售電動車進行了會談。
股市倒騰
繼巴菲特入股后,2009年5月,王傳福的一次股票拋售行為再次引來關注。
港交所資料顯示,王傳福于5月13日在場外悉數減持1118萬股比亞迪H股,每股平均作價25元,較當日收市價折讓約10%,套現2.8億元。這是王傳福首次減持公司H股股份,并一減到底。接盤者為一神秘買家。當時證券業人士猜測,王傳福沽清H股有助于監管部門盡快通過巴菲特入股的協議。
雖然去年9月,巴菲特和比亞迪簽署了入股協議,但一直未獲得證監會許可。3月26日,比亞迪和中美能源訂立一份補充協議,將最后期限延至9月26日。不少人擔心交易可能夭折。
“巴菲特入股比亞迪的情況符合國家商務部相關規定,程序上應該不存在問題。”廣東資深證券業人士王鎮謙分析,王傳福減持股份的目的顯然不是為了套現,與潛在合作伙伴取得“利益上的一致”是最有可能的。他認為,比亞迪和巴菲特合作的目的之一,就是借力后者將產品打入歐美市場,因此需要和當地的代理商合作。
“王傳福所售股份已經由一外資長線投資者接受,對方承諾將長期持有股份。”比亞迪公司新聞發言人王建均表示。
一次性吃下比亞迪1.97%的股份,其交易應為大宗交易。但在港交所的交易披露中,5月13日當天王傳福拋出11,177,700股,比亞迪的交易量為11,525,028股,并無機構交易記錄。接盤方是誰至今是個謎。
王建均另外解釋,王傳福減持H股是應監管機構要求。
按照法律規定,中國境內自然人不允許直接持有H股,但他們一般通過可控制的境外公司持股。王傳福所持股份未達到5%,沒有披露義務。另有分析人士指出,很可能是因為巴菲特宣布入股之后,該公司引起市場的廣泛關注,被監管層發現了王傳福違規持股。
之前,比亞迪股份構成中,內資股占72.29%,H股占27.71%。王傳福所持內資股占總股份的27.83%,其表哥呂向陽、公司高管夏佐全、楊龍忠總共持有21.61%,呂向陽還通過廣東融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間接持股6.87%。可以說,內資股部分基本上由上述一致行動人持有。在H股部分,在王傳福未拋售前,他是唯一自然人大股東。
現在,比亞迪股份的股價在等待認購協議獲批的10個月內,從去年9月26日的8.57港元,漲為7月30日的41.65港元。股權認購完成后,中美能源占比亞迪注冊資本9.89%,持有H股總股數的28.37%。而比亞迪內資股與H股的占比變為65.14%和34.86%。王傳福在比亞迪的持股比例,則從27.83%降至25.08%,但仍然為比亞迪的第一大股東。
相互借力
巴菲特的注資,確為比亞迪急需。
比亞迪的A股上市計劃遭遇挫折,導致資金缺乏。比亞迪于2002年7月31日在香港主板上市,隨著業務的發展,2008年1月1日,比亞迪召開董事會,計劃發行不超過2.223億股A股,并委聘瑞士銀行作為此次IPO的獨家保薦人和承銷行。后來,董事會確定A股在深交所上市,并預計2008年8月完成發行。然而上市計劃一再推遲。
參與該上市項目的瑞銀內部人士表示,因為遭遇訴訟,同時在知識產權、職工社會保險等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加上融資的環境惡化,比亞迪A股上市計劃進展不順利。“A股上市遇挫,資金缺口巨大,客觀上促成比亞迪與巴菲特的合作”。比亞迪半年報還披露,其必須在一年內償還約70.12億元人民幣,第二年償還約人民幣1.13億元,第三至第五年內償還約17.23億元人民幣。
比亞迪最初計劃A股上市募集資金17.85億元,分別用于鋰離子電池生產,光電子生產線,汽車、電動車及零配件研發基地,以及汽車用動力驅動模塊生產等4個項目。上述項目先后于2007年底開始動工,總投資達到23億元。上述瑞銀人士說,這些項目的后續資金比較吃緊。啟動最早的汽車、電動車及零配件研發基地項目,到2007年底,總投資才3900多萬元,僅占該項目總投資的8%。
比亞迪公開表示,中美能源參股后所得款項主要用于二次充電電池、電動汽車和其他環保領域。其引入巴菲特資金的用處,正是上述項目。
比亞迪還借巴菲特之勢進行擴張。巴菲特宣布入股一周后,比亞迪以近2億元人民幣收購了半導體制造企業寧波中緯。從而,比亞迪的電動車擁有了包括電池平臺、汽車平臺和電機平臺在內的完整產業鏈。而在巴菲特完成入股的前4天,比亞迪又以6000萬元收購湖南美的客車制造有限公司,并計劃投資30億元在長沙建設一個年產40萬輛汽車的新能源汽車基地。
巴菲特投資比亞迪同樣是出于戰略考慮。新華信國際信息咨詢公司研究副總監金永生說,此次出資認購比亞迪股份的是中美能源,而不是巴菲特直接控制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這一點非常關鍵。他表示,前者是一個實業公司,而后者是一個投資公司,實業公司進行戰略投資必然會從業務關聯的角度出發。
對于雙方合作,業內均表示看好,許多人認為,比亞迪未來最賺錢的不是賣車,而是賣快速充電電池。對于巴菲特而言,最賺錢的不是車,也不是電池,而是儲能充電站網絡,這是中美能源的強項。雙方聯手,比亞迪率先推出可商用的電動車,中美能源在全美建成充電站網絡,就可以逐步確立這一領域的領先地位。(編輯:王小凡)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8月27日消息 日前,一名美國坎州男子面臨法庭的臨時監禁。據悉當時他把自己的蘋果Power Mac G5電腦拿到蘋果專賣店去修理,不過此后其中被發現了大量的兒童色情圖片。 該男子名為雷蒙多,他把電腦拿到專賣店并且表示其>>>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sdlzkt.com/a/xie/20111230/200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