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上午,北京德外大街TCL大廈的一間會議室中,已經很久沒在媒體露面的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心情看起來很不錯。
8月18日晚間,TCL集團(000100.SZ)、TCL多媒體(1070.HK)和TCL通訊(2618.HK)幾乎同時發布了2009年上半年的業績公告,除了海外業務占比最高的TCL通訊因金融危機后的戰略調整導致了3950萬港元的虧損,TCL集團和TCL多媒體分別獲得了1.43億港元和9891萬元的凈利潤。
李東生認為,TCL海外業務銷售比重的下降是暫時的,但TCL在國際化的道路上絕對不會裹足不前,TCL集團未來的投資重點將集中在多媒體和通訊兩大業務上。
海外業務萎縮之因
李東生告訴記者,“由于金融危機的沖擊,TCL多媒體的北美、歐洲和新興市場三大業務中心依然沒有扭虧。”
TCL集團的公告顯示,TCL多媒體國內彩電業務2009年上半年銷售收入達到52.83億元,同比增長16.29%,這主要得益于液晶電視的爆發性增長,當期液晶電視國內銷量同比增長了248.9%。
其實從整個TCL集團來看,2009年上半年其國內銷售收入的比重已經從去年同期的52.46%提高到62.72%,而海外業務比例則下降到37.28%,這比TCL國際化高峰期海外業務占比超過53%時有大幅下降。
“出于對海外經營風險的考慮,2008年第四季度開始我們將重心轉向國內市場,因為海外市場整體都在下降,”李東生解釋,“但這并不意味著TCL要放棄國際化道路,既然走出去了就一定要打贏國際化這一仗。”
他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歐洲業務重新出現虧損,主要是因為東歐國家貨幣在金融危機沖擊下出現巨額波動,這使TCL一度中止了在東歐市場的銷售,直到今年5月才在受金融危機沖擊較小的捷克、德國等國恢復了銷售。
對于自并購以來就一直沒有盈利的北美業務來說,李東生感到有些遺憾:“雖然我們進行了一系列降低成本的調整,但是金融危機把我們這些調整的努力基本上都抵消了,雖然北美業務上半年虧損同比下降了84.5%,而且在第二季度首次盈利,但是下半年的情況還很難預料。”
據悉,TCL在北美已經將售后工作從湯姆遜轉到了指定供應商,而且初步建立其適應平板電視銷售的快速反應體制,其經營費用占比已從原來的23%下降到16%,而且在菲律賓、泰國、印度等新興市場都大幅降低了運營成本。
李東生告訴記者,“如果歐美市場的整體經濟回暖,TCL多媒體這些海外業務中心有望盈利,但長遠來看依然面臨著很嚴峻的考驗,但是絕對不會再出現2005年-2006年連續巨虧的情況。”
TCL通訊的情況則更為惡劣,2009年上半年整體手機銷量下降了25%至506萬臺,而且出現了1.04億港元(扣除可轉股債影響)的經營虧損,這是TCL通訊在連續10個季度盈利后連續三個季度出現虧損。
不過在楊興平今年4月正式出任TCL通訊CEO后,其業績在今年6月開始有所好轉,環比增長了35%,而第二季度TCL通訊也實現了290萬港元的凈利潤。
聚焦多媒體和通訊
雖然TCL多媒體已經將目光瞄準了三星、索尼等同樣全球布局的跨國巨頭,但是在中國市場其液晶電視的銷量依然與海信、創維等企業處于膠著的競爭狀態,而通訊業務則與天宇朗通等有著明顯的差距,對于現狀李東生似乎并不滿意。
8月19日,李東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再次提到了2001年提出的“龍虎計劃”,他告訴記者,“雖然過去幾年我們沒有再提這個計劃,但是我們還是在推進,我們的目標依然是在視聽通訊領域成為國內領先,甚至全球領先的企業。”
顯然這次李東生特別強調其“龍計劃”,即TCL多媒體和通訊業務要進入全球前三;對于空調、冰洗等白電業務的“虎計劃”則只字未提。李東生告訴記者,“集團過去一年和未來投資的重點將是多媒體和通訊兩大業務。”
記者了解到,TCL多媒體2008年6月提前贖回可轉股債和安排的供股為其增加了10多億元的現金,同時TCL集團投資建設的產能為800萬片的惠州液晶模組項目到明年6月將全部建成,其投入資金最終只有11億元,而“液晶模組整機一體化”項目也將于9月正式投入生產,預計年產量可達300萬臺LCD電視機和200萬臺LCD半成品。
粗略統計,兩年內TCL集團為TCL多媒體提供了超過20億元的資金投入,這為TCL多媒體趕超國外品牌創造了成本優勢。此外,TCL集團與臺灣中強光電合資的背光模組項目也將在今年10月投產,而TCL多媒體家庭網絡公司新的DVD基地也將建成投產。
據悉,TCL多媒體年初就制定了2009年液晶電視全球銷量超過700萬臺的目標,如今隨著液晶電視出貨量超過預期,TCL也將這一目標調整到750萬臺,到今年年底TCL有望成為僅次于三星、LG、索尼、夏普的全球第5大液晶電視制造商。
然而對于通訊業務,李東生卻沒有具體的投資計劃,他只是告訴記者,“由于楊興平剛剛上任不久,其建立完整的產業規劃還需要一段時間,等TCL通訊的新規劃出來后,我們一定會加大投入,其實去年我們已經投資幾千萬元將TCL通訊的生產線從10條擴張到19條。”
按照TCL通訊的規劃,TCL手機要在國內市場至少要超越天宇朗通成為國產品牌的龍頭企業,同時在海外市場能依靠現有的運營商資源成為與華為、中興通訊并列的領導品牌。
在這兩大業務的投資外,TCL集團也將嘗試一些新的投資計劃,李東生表示,“我們最近在天津、惠州都建設了家電回收的循環經濟項目,此外我們還在嘗試投資醫療電子(主要是醫療檢測設備)等新領域,我們60多億元的凈資產如果拿出5%進行新的投資也是不錯的選擇。”
記者了解到,其實此前TCL集團也投資了一些新項目,其中包括有“中國藍光”之稱的CBHD影碟機項目等,這些項目由TCL集團新成立的系統科技事業部來管理。
李東生告訴記者,“這個新成立的部門是由TCL集團高級副總裁史萬文主管,主要是管理一些新項目,主要起到的是產業孵化器的作用。”(編輯:王小凡)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8月20日消息,針對今天有媒體報道IBM全球企業咨詢服務部在中國進行較大幅度的裁員的消息,IBM企業策劃傳播部的朱麗萍對網易科技表示,此消息不符合事實,甚至是捕風捉影。 朱麗萍表示,昨天針對該媒體對她的詢問,她>>>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sdlzkt.com/a/xie/20111230/201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