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軟件業,提及微軟的Windows和Linux好似是水火不相容的兩個最直接的競爭對手,尤其是Linux,總是將微軟的Windows視為阻礙自己發展和普及的大敵,頗有老死不相往來的感覺。殊不知,微軟早三年前就已經成立開源技術中心(OSTC),在Linux、UNIX和開源技術方面積累了深厚的技術實力,并且與開源社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而隨著微軟互操作戰略的實施和不斷深化,微軟與開源已經從之前單純的競爭日益變成競合,來共同滿足市場和用戶的需求。
基于此,近日,微軟在互操作方面又做出了重大舉措。即微軟7月20日宣布面向Linux內核社區發布20000行的設備驅動程序代碼。這些包括三個Linux設備驅動程序的代碼可供Linux社區和客戶使用,支持任何Linux操作系統版本基于微軟Hyper-V Server 2008或者Windows Server 2008 R2 Hyper-V上進行虛擬化、并明顯提高性能。Linux設備驅動程序將賦予Linux各版本操作系統與Windows虛擬機在Hyper-V上運行一樣的優化整合設備。目前,這些代碼已經提交到Linux內核。
據筆者了解,這是微軟首次直接面向Linux社區發布Linux設備驅動程序代碼。此外,此次發布的是面向GPLv2許可證下的代碼,GPLV2是目前Linux社區最受歡迎的許可類型。當業內和人們仍糾纏在微軟Windows和Linux過去之爭時,微軟為何如此大手筆地與Linux進行互操作?微軟這一舉動又將會給市場和用戶及自己帶來何種影響呢?
首先,在目前全球經濟形勢不甚穩定、IT支出和資源比原來更為緊張的情況下,企業客戶更為積極地轉向戰略技術供應商來提升價值,尋求如何在異構環境中取得成功。很多公司希望通過服務器虛擬化和更高效地利用服務器資源來降低部署和管理IT基礎設施的成本,即把Linux和Windows在服務器虛擬化平臺上實現整合,以降低其基礎設施的復雜性,并盡可能降低成本。而從此次微軟發布的互操作的代碼看,微軟當然是希望當前的用戶不僅在Windows平臺,而且在Linux平臺上進行虛擬化的運行和管理,更重要的是,此次發布的Linux設備驅動程序賦予了Linux各版本系統與Windows虛擬機在Hyper-V上運行一樣的優化整合能力,使得Linux和Windows在微軟的虛擬化技術 Hyper-V上有同樣的運行性能,有效降低硬件和軟件購置及管理成本,幫助客戶更好地抵御經濟危機的影響。
其二,眾所周知,在目前的虛擬化市場,微軟面臨著主要競爭對手VMware的競爭。由于VMware是專業的虛擬化廠商,所以其在虛擬化市場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和市場。自微軟發布Hyper-V之后,二者之間的競爭就沒有停止過。所以,筆者認為,微軟提供20000行的設備驅動程序代碼不僅提高了Linux與Windows跨平臺的互操作性,而且優化了設備驅動程序對Linux系統的適應性,使其全面支持Linux系統的所有版本,對進一步加強微軟在虛擬化市場的競爭能力具有關鍵意義。更為重要的是,在虛擬化運用最多的服務器市場中,是Linux的強項(與Linux在PC桌面市場相比),所以通過互操作來利用Linux推廣自己的Hyper-V,一來可以給與市場和用戶更多的選擇,普及虛擬化的應用;二來能夠在更廣闊的應用市場打擊競爭對手,微軟此舉可謂是一石二鳥。
第三,雖然目前業內主要的IT廠商都在向市場和用戶宣講虛擬化給他們帶來的好處,但綜觀目前整個的虛擬化市場,由于受到技術、觀念等諸多因素的制約,真正使用并從虛擬化當中得到益處的企業并不多,虛擬化始終處在不溫不火的狀態,普及率仍然很低。而此次微軟不斷提高源代碼開放程度,不僅使合作伙伴與軟件開發商能夠更便利地進行應用開發,而且為客戶提供了更豐富、更多樣性的系統和應用選擇方案,同時也為虛擬化市場提供了更好的創新型技術,將有力推進產業發展。筆者由此認為,微軟這次面向Linux社區設備程序代碼的發布,將會加速虛擬化的普及進程。
實際上,自微軟互操作戰略實施以來,已經有很多的相關廠商從中受益,尤其是Linux廠商,比如Novell。相信此次微軟最大規模的針對Linux互操作的舉動還會有更多的Linux廠商和應用開發商獲益。更重要的是,通過互操作,微軟意識到異構的混源環境已經成為當今企業客戶面臨的現實問題,而推進互操作性將有效地解決客戶的需求、并成為推動企業業務成長的杠桿,這恐怕才是微軟互操作最現實的意義。(編輯:王小凡)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只有空氣中那久久彌漫、揮之不去的塑料燒焦的味道,提醒著——這里是貴嶼。 淅瀝的小雨過后,整潔的地面微帶有一點濕意,這里與中國東南沿海其他鄉村并沒有太多的區別。 只有空氣中那久久彌漫、揮之不去的塑料燒焦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微軟緣何加大對Linux的互操作?
地址:http://www.sdlzkt.com/a/xie/20111230/202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