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期待的赴臺投資“細則”終于撩起神秘面紗。臺灣經濟主管部門近日正式公告,開放192項陸資可赴臺投資項目即日起受理申請,正式開啟兩岸雙向投資時代。
192項大單
臺灣“經濟部投審會副執行秘書”張銘斌告訴CBN記者:首波開放項目包括制造業、服務業、公共建設,以臺灣發展成熟的產業為主。臺當局“陸委會”、“內政部”、“金管會”等也隨后公布陸資赴臺相關配套辦法。即日起陸資可以在臺申請設立公司、投資公共工程、購買房地產。
臺當局“經濟部”官員透露,陸資赴臺審理從申請到審查,“經濟部”可在一個月內完成,投資效益約半年后陸續顯現。“經濟部投審會”官員表示,近期接獲很多投資詢問相關電話,包括在臺灣設立辦事處的大陸航空公司及全聚德等餐飲業,大陸已經依臺灣開放類別,籌組電子、紡織、商貿服務及公共建設等四大考察團,最近陸續赴臺考察投資環境。
臺“經濟部投審會執行秘書”范良棟表示,此次開放分別為制造業64項,服務業117項,公共建設11項。
制造業包括紡織、汽車、橡塑料等傳統產業以及家電和計算機周邊制造,電子零組件僅開放被動組件;而電子工業面板、芯片產業、中藥業、營造業等尚未開放。
服務業中,第二類電信業設有不得持股超過五成以上的限制;其余項目多為生活日用品的批發零售業,及因應兩岸直航開放的海運及空運業。
公共建設方面,僅能投資公共建設,不能承包工程。另外,“民用航空站及設施”僅開放投資航空站陸側(指“人活動的區域”,航站大廈、候機樓、行李轉盤等)及非涉及管制區。民用航空站及港埠的開放,陸資持股不得高于五成。港埠投資設有10億至25億元新臺幣的投資金額下限。
臺當局“經濟部次長”鄧振中表示,大陸公司即日起可向臺“經濟部”申請成立子公司、分公司,或經由第三地區投資子公司。此外,資本額新臺幣8000萬元以上的陸資投資事業,每年必須申報財務。
“登臺”在即
目前,很多大陸頗具實力的公司紛紛準備“登臺”一展身手。“特別是一些很有競爭力的國企聲先奪人。”張銘斌告訴CBN記者。
據了解,大陸六家在臺灣地區設立辦事處的航空公司近日紛紛致電“投審會”希望升格為分公司。“他們積極打聽升格文書。”臺灣主管經濟官員告訴記者。
張銘斌表示,此次投資目錄公布宣告臺灣正式打開陸資赴臺投資大門,兩岸迎來攜手共進新時代。他還透露,近1~2月內將組團來大陸進行招商說明會。
為了呼應臺灣的開放目錄,商務部正在積極準備組織包括眾多央企在內的投資考察團前往臺灣踩點。“后續半年將迎來投資熱潮。”張銘斌說。
分析人士指出,開放陸資去臺是大勢所趨,但是考慮到臺灣經濟比較成熟,大陸只有有實力的企業才會考慮前去投資,“因此不會出現早年臺資投資大陸的遍地開花情形。”
“實際上很多大陸大公司都已經很成規模、頗有市場競爭力,具備了世界水準,它們來臺灣投資能產生很大效益。”張銘斌期待地說。
一石激起千重浪,很多歐美公司正在靜觀其變,正在密切關注兩岸產業互動產生的新格局所帶來新的市場和商機。“它們正在密切關注這個變化,試圖尋找到進一步合作的機會。”臺灣經濟官員說。(編輯:王小凡)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7月2日消息,在公信部規定7月1日所有出廠電腦都必須安裝綠壩過濾軟件后,幾乎所有國產PC廠商都表態,會按照政府相關規定按期安裝。但網易科技在走訪上海賣場之后發現,只有華碩部分型號綠壩機出現在賣場,其他品牌均>>>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臺灣地區開放192項陸資赴臺項目
地址:http://www.sdlzkt.com/a/xie/20111230/202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