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高額虧損的業績給復出剛剛100天的柳傳志平添了幾分悲壯的色彩。不過,這位歷經磨煉的老兵準備坦然面對眼前的一切,并用更加開放的態度迎接未來。
5月21日,聯想公布的截至3月31日08/09財年業績顯示,聯想該財年營業收入149億美元,同比下滑8.9%,凈虧損2.26億美元,而上財年凈利潤為4.48億美元。這是聯想歷年來最大的一次虧損。
在業績通報會上,略顯疲倦的柳傳志語調不高,但態度依然自信而堅決,“過去的兩個季度對全球個人電腦行業來說極具挑戰,我們深信聯想擁有有效的條件朝著目標前進,使聯想在市場復蘇時成為一家競爭力更強的企業。”
糟糕的業績很難令投資者滿意,但在這100天中,聯想正努力作出改變。無論這種改變更多的是痛苦還是無奈,至少意味著聯想已經是開始認真反省此前的戰略和執行力。
讓人不滿意的財報
聯想還未能從上一季虧損的陰影中走出來,08/09財年第四季度該公司虧損已經擴大至2.64億美元。這是聯想自從收購IBMPC業務以來,面臨的最困難時期。
財報顯示,該季度,聯想來自持續經營業務的綜合銷售額同比減少25.8%至28億美元。不包括重組費用及一次性項目,集團的毛利率為10.3%,毛利同比大跌49%。季內,集團來自持續經營業務的除稅前虧損為2.68億美元。
具體產品而言,占公司總銷售額約60%的筆記本業務雖然銷量同比上升2%,銷售額卻同比下降26%至17億美元;占公司總銷售額38%的臺式機銷量下降17.6%,銷售額亦同比大跌26%至10億美元。
對于出現的巨額虧損,聯想在發給《IT時代周刊》的回復中解釋,全球性的金融危機仍在持續影響聯想的業務,特別是其核心業務——全球企業客戶業務,由于許多大企業都在縮減開支,延緩或減少IT設備的采購。
另一方面,全球PC價格持續走低也讓聯想倍感壓力。公司CEO楊元慶在財報發布會上表示,“我們所處的行業正在急劇向低價PC傾斜,由于我們的ThinkPad產品定位在高端領域,這給我們在國際市場帶來的挑戰無疑更為巨大。”
在全球PC行業不景氣的情況下,聯想出現虧損合乎情理,不過其虧損規模已經超出了市場的預期。路透社向五名分析師調查預測聯想該季度的平均凈虧損為1.86億美元;而彭博社對分析師調查出的該數字為2.11億美元。
08/09財年第四季度,該公司大中華區業務占全球總銷售額的43.6%,市場份額提升了1.1個百分點至26.7%,這進一步鞏固了其在中國市場的領導地位。相比之下,聯想國際業務卻差不多完全來自于需求低迷的企業用戶,業績一直徘徊在微利甚至虧損的狀態。據香港《信報》的數據,去除中國市場,聯想總銷售額中只有5%來自個人消費。事實上,該市場恰恰是未來市場的主流。
日本大和研究所分析師約瑟夫·何說,聯想的海外銷售主要來自企業客戶,但消費業務遠落后于競爭對手,這使得該公司特別容易受到經濟衰退的影響。
雖然有外界消極因素的影響,楊元慶依然坦言,任何一個CEO面對這樣的財報都難免慚愧,他更如此。
在聯想遭遇公司有史以來最大困境的時候,其競爭對手們的日子也不好過。惠普、宏碁的凈利潤均出現集體下滑,分別同比大跌19%和31%;PC產業的最重要上游芯片廠商英特爾凈利潤更是同比下降55%,全球PC產業萎靡程度可見一斑。
令聯想略感欣慰的是,08/09財年第四季度2.64億美元的巨額虧損主要來源于公司架構重組和裁員而產生的1.16億美元重組費用及7100萬美元的一次性項目。而該季度的經營性虧損為7800萬美元,比上一季度的9000萬美元虧損有所收窄,業績下滑的趨勢得到遏制。
由于柳傳志復出后加強對成本的控制,08/09財年第四季度公司整體毛利率為10.3%,高于上季度的9.8%。此外,截至3月31日,聯想凈現金儲備為11.8億美元,這在當前經濟不景氣的背景下顯得尤為重要。今年初,聯想還計劃裁減約2500名員工,預計這項舉措可為全年節省約3億美元的費用。
國際化波折
即便偶有亮點,聯想的最新財報仍非柳傳志樂見。他認為業績虧損除了受全球經濟拖累,也要從企業內部找原因——公司戰略不夠清晰、管理層執行不到位。
由于業務結構問題,金融危機對聯想的影響尤為嚴重——聯想在海外的核心業務是國際企業客戶。柳傳志認為,金融危機后,企業首先削減的是IT開支,其次是裁員,然后才是壓縮其他開支。
楊元慶同意上述觀點,他向包括《IT時代周刊》的眾多媒體表示,我們所處的行業正在向低價PC急劇傾斜,雖然我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但價格下降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快。他說,“此前我們的執行不是很到位,所以金融危機一發生,對我們的影響比對競爭對手的影響更大。”
實際上,并購IBMPC業務之后,聯想的整個市場策略就開始有意識地向高端轉移,但由于種種原因,這種努力帶來的效果并不明顯。并且,隨著PC產業開始向低端價位轉變,并購來的業務反而成為聯想的一大負擔。柳傳志也承認,海外業務尤其是商用領域的表現一般,由于歐洲工會力量強大,在當地落實的重組進程遇到一定的阻力。
有分析師認為,就運營和供應鏈而言,聯想前CEO比爾·阿梅里奧已經很好地整合了雙方的業務,但在戰略決策、研發以及營銷等方面,聯想的兩套架構仍然處在整合過程中。楊元慶坦承,“在中國以外的地方,過去我們未能建立起完整和高效率的業務模式。”
受此影響,聯想推出面向消費市場PC的決策一再被拖延,而在新興的上網本市場,聯想的動作也慢于競爭對手。上網本價格較低廉,獲利空間不大,但惠普、戴爾、華碩和宏碁等公司借此類產品提高了銷量,延緩了市場需求的下滑。
市場調研機構DisplaySearch稱,今年第一季度全球上網本的出貨量近600萬臺,其中宏碁的市場份額達到了30.5%,華碩也占有15.3%的市場份額,聯想僅為3.4%。
由于市場策略的延誤,聯想與宏碁的差距越來越大。市場調查公司Gartner的統計數字顯示,聯想全球2009年第一季度的市場占有率為6.6%,已經被第三名的宏碁(市場占有率為13%)遠遠甩在后頭。而位列其后的東芝,市場占有率已經達到5.5%,與聯想相差無幾。
前有攔截,后有追趕。香港《信報》表達了對聯想的看淡之意,他建議聯想投資者應把握機會,沽貨離場。不過,高盛還是將聯想評級從“持有”上調至“買入”。該機構稱,預計Windows7將與舊的商用電腦一道觸發2010年下半年出現下一輪電腦升級周期,聯想將從商用電腦潛在升級中獲得巨大收益。
固守本土優勢
疲軟的業績和悲觀的前景,加之全球性經濟衰退,即使是今年2月重掌管理權的公司創始人柳傳志也無法迅速解決聯想的所有問題。
今年1月8日,聯想調整全球資源,宣布規模達數千人的裁員計劃;2月5日,調整管理層,成立了包括陳紹鵬、劉軍等8人組成的執委會,整個團隊以楊元慶為核心;3月25日,集團優化區域設置,對市場進行了重新劃分:新建立兩個業務集團,一個專注于成熟市場,另一個負責新興市場。同時,聯想按照產品結構成立新的Think產品集團及Idea產品集團。
鞏固和加強在中國市場的優勢,盡快把全球企業客戶業務扭虧為盈,同時積極擴展新的增長領域,包括新興市場、全球消費和中小企業市場,驅動集團的業績增長和盈利——這是楊元慶給聯想未來發展設定的新市場戰略。
“就像一個拳擊手,我們的左手是用來防守的,這就是中國業務以及海外的企業客戶;我們的右手則用來進攻的,目標是新興市場以及成熟市場的消費客戶。”楊元慶這樣形容他的新戰略。
楊元慶稱,聯想的這一系列調整不僅是為了短期扭虧,更重要的是獲得長期的競爭力,“當我們回到增長軌道時,我們希望能夠持續相當長時間,讓聯想的競爭力得到根本性的變化,尤其是在交易型模式的市場。”交易型市場正是前文所述的消費市場。
而在產品戰略上,聯想開始重新審視低端市場的意義。柳傳志表示,當前商業電腦的增長低于消費類電腦的增長,特別在中國,“在個人電腦產品領域,低端是發展趨勢”。
柳傳志認為,未來PC行業的毛利會不斷下降,但是隨著云計算以及移動互聯網的出現,電信運營商、硬件供應商以及軟件服務提供商將融為一體,這有利于弱化傳統PC行業中操作系統與處理器的霸主地位。他指出,PC制造商將有更多的話語權和發展機會,聯想的未來將在產業巨變的過程中重新定位。
“5年之內,聯想會在業績、股價、管理、文化等方面有根本性的轉變,”面對未來,柳傳志信心滿滿,“聯想每一個戰略都有具體的步驟做支持,相信每個季度、每一年都有變化。”而楊元慶則表現得更為自信,“我們相信能用一兩年的時間,不但把公司扭虧為盈,而且建立起非常扎實的基礎。”
楊元慶的判斷來自于對聯想文化的信心,他在接受臺灣《商業周刊》采訪時強調,經過這么多年在中國市場的歷練,聯想已經建立起一套非常強的執行力,在方向、路線都能夠判斷清楚的情況下,就是有一種不達目標誓不罷休的精神,有兌現承諾說到做到的文化。
不過,有分析認為,聯想有機會到09/10年度轉虧為盈,但除了正在實施的大規模重組以令成本大幅下降的舉措外,還需要有市場需求上升形成的銷售額增長,及產品組合改善等外部環境。(編輯:王小凡)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聯想推出了ThinkPad全新的旗艦型產品T400s,重新定義了高端筆記本的發展方向。分析認為,聯想正在悄然改變ThinkPad模糊的定位,重返高端市>>>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sdlzkt.com/a/xie/20111230/202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