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最近,IBM洽購Sun的消息引起了業界的高度關注。并購Sun,似乎并不符合IBM以往的并購邏輯。IBM曾并購了無數家企業,絕大多數都是與軟件或服務有關的專業性公司,屬于互補性的收購,如在IBM軟件5大產品家族中,除DB2和WebSphere外,Lotus、Tivoli、Rational均是收購而獲得的。IBM上次最大的并購是2007年11月以50億美元并購商業智能軟件公司Cognos。而Sun是IBM有很多重疊業務的的綜合性IT公司,IBM并購的意圖何在?
由于服務器是Sun的傳統主業,有人認為IBM并購Sun是加強服務器市場的優勢地位。毫無疑問收購Sun將在服務器領域樹立絕對性的領導者地位,IBM+Sun將占居整個服務器市場40%以上的市場份額,而在高端Unix服務器市場上,2008年IBM和Sun是前兩大廠商,市場占有率市占率分別為37%和28%,IBM+Sun則占有壟斷優勢。
如果你由此就認為IBM并購Sun是為了提升服務器市場份額這么“單純”,那只能說明你不了解IBM。要知道,軟件和服務才是IBM堅定不移的戰略方向。自從上世紀九十年代IBM向服務轉型以來,存儲器、打印機、PC等硬件產品已經逐漸被IBM拋棄。雖然IBM目前還擁有服務器和存儲等硬件產品,是因為這是行業解決方案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而且這些硬件產品還較為高端、利潤率還較高,而隨著服務器等硬件產品的利潤率逐漸降低,IBM退出服務器也是早晚的事。
IBM在不斷拋棄硬件的同時,卻在強化軟件和服務能力。IBM并購的原則一定會符合這樣的趨勢。實際上,IBM看重恰恰是Sun的獨特軟件資產。
Sun因為創新技術而聞名,Sun絕不僅僅是一家硬件公司,Sun還擁有Java、MySQL以及Solaris等重要的軟件資源。如果IBM收購Sun,可以將MySQL、Lotus和OpenSolaris等資產整合起來,加強IBM在軟件和服務上的實力。
當然,Sun在金融、電信、政府和WEB2.0領域擁有大批客戶,IBM通過收購,不僅可以獲得Sun在這些領域的先進解決方案,還可以獲得了把這些客戶慢慢轉移到IBM的平臺,再向這些客戶推銷IBM的服務和軟件。
不僅如此,IBM還有更深遠的圖謀。如果你研究一下IBM最近推出的瞄準下一個未來市場“智慧地球”新理念,你會發現,IBM收購Sun,與“智慧的地球”戰略有關。
Sun在引領技術趨勢方面一直很超前,幾年前,由于看到開源代表著未來的方向,Sun堅定地走上了開源的道路:先在2005年公開了其Solaris操作系統的源代碼,接著2006年正式把Java這樣的強勢產品推向開源,2008年年初宣布以10億美元收購開源數據庫軟件廠商。Sun試圖由一家傳統的硬件提供商轉變為一個開源市場的領導廠商。事實上,Sun的開源戰略不僅贏得了開源的聲譽,也獲得了廣大的政府和教育等公共部門的支持,這些部門也因此成為Sun開源技術的主要客戶群。在這些公共部門或機構看來,開源技術不僅成本更低而且更具有安全性。比如,很多政府部門使用者都認為,Sun的Solaris操作系統是操作系統中最強大和最安全的。Sun利用開放架構推廣全球各地的政府上網策略,也已經贏得了包括美國、日本、挪威、新加坡等很多國家的政府客戶。而政府和教育等公共機構和行業,正是符合IBM“智慧地球”新戰略中所關注的新領地。IBM如果并購Sun,不僅可以獲得這些政府、教育等部門的新客戶,也可以把Sun的開源技術融合到IBM的智慧地球解放方案中,開拓更多的政府等公共部門的新客戶,并從中挖掘更深的商業價值。
事實上,Sun一直希望通過免費的開源軟件業務來實現起商業價值,但一直未能實現。一是因為開源應用還沒有廣泛普及,二是因為Sun沒有找到讓開源技術盈利模式或渠道。但是,開源畢竟是大勢所趨,IBM一直往這個方向努力,精于商業運作的IBM或許能更好地實現這些開源技術商業價值,并為下一個未來市場做積累和積淀。(編輯:Kobe)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與此前硅谷兩家“新貴”微軟試圖收購雅虎的交易案不同,“藍色巨人”IBM與Sun之間交易過程的基調是保持絕對沉默。 【IT商業新聞網訊】與此前硅谷兩家新貴微軟試圖收購雅虎的交易案不同,藍色巨人IBM與Sun之間交易過程>>>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sdlzkt.com/a/xie/20111230/205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