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yè)新聞網(wǎng)訊】春天里,全球半導體產業(yè)仍做著噩夢,許多曾經風光的跨國巨頭正在尋求破產、合并,不過,全球第三大半導體代工企業(yè)中芯國際好像已經蘇醒過來。這家公司總裁兼CEO 張汝京的臉上,仍然洋溢著微笑。
“中國企業(yè)也有些恐慌,不過,整體來看,降得快,升得也快。”前天,在一場演講后,張汝京在電梯口對記者說,“產業(yè)最糟糕的時候已經過去了。”
中國市場是個“勾”
張汝京說,去年12月,公司的訂單數(shù)量大約只有9月份的15%。不過,1月訂單已回暖,2月明顯增加,3月好很多了,甚至讓公司措手不及。
“中國整體相對更好,在宏觀產業(yè)政策助益下,這里的發(fā)展軌跡就是一個‘勾號’。” 張汝京翻過一個PPT彩頁,碩大的“√”與“U、L 、W”并列。
張汝京說,四個符號代表半導體產業(yè)在全球主要區(qū)域的波動趨勢。√代表中國,降得快升得也快,但恢復周期較長;U是其他新興市場,降得快,平穩(wěn)后起得也快;L代表歐美,一跌到底,然后要延續(xù)一段時間;而其他市場,則波動不定。
張汝京將訂單增加歸功于國家宏觀政策效應。國家4萬億元振興方案、電子信息產業(yè)振興規(guī)劃以及正在不斷擴容的“家電下鄉(xiāng)”,已經大幅帶動了手機、PC等領域的芯片訂單。
中國芯片市場需求確實龐大。國家海關總署的數(shù)據(jù)顯示,2004年至2007年,中國石油進口額低于芯片進口額,只是在2008年底超過了后者。張汝京認為,2009年,以往趨勢有望延續(xù)。
讓他高興的是,中國3G市場已經正式啟動。借助大股東大唐控股公司的資本以及其背后的3G產業(yè)資源,公司將受益于上下游產業(yè)鏈中的芯片市場。
記者同時獲悉,中芯國際正在向上網(wǎng)本芯片市場延伸。繼臺積電牽手英特爾凌動之后,這家公司正在第三方公司幫助下,有望與移動處理器巨頭ARM達成策略合作。
運營模式醞釀大變
而在這個產業(yè)恢復的春天,中芯國際也在醞釀一場商業(yè)模式的變革。
消息人士透露,盡管公司不會變革代工定位,但多年來,一直沒有放棄上下游布局,而且,目前正在借助旗下封裝測試業(yè)務、太陽能業(yè)務,調整組織結構,并尋求新的融資渠道。
中芯封測業(yè)務主要由成都兩座工廠構成,其中一座屬于托管模式,即當?shù)赝顿Y,中芯運營;另一座則是它與新加坡聯(lián)合科技的合資企業(yè)。上述消息人士表示,公司打算將封測業(yè)務進一步獨立,目前已經成立一家獨立的企業(yè)“芯電科技”,未來將尋求上市。
而新能源業(yè)務,則是中芯暗中布局的新興產業(yè)。2006年,中芯便已進軍太陽能產業(yè),這得益于半導體晶圓制造與多晶硅重疊,而且前者的工藝水平目前遠勝后者,它一直利用廢棄的硅片生產太陽能模組。
上述人士透露,2008年,這一業(yè)務曾給中芯帶來6000萬美元的收入。
該人士說,張汝京很謹慎,暫時不會在太陽能領域輕舉妄動,寧肯先做個“小而美”的企業(yè)。
中芯還有一項讓對手驚訝的光罩業(yè)務,這是半導體代工業(yè)關鍵設備。目前,全球代工巨頭中,只有它與臺積電具有這一能力。本報獲悉,這一業(yè)務由于投資巨大,獨立運營,折舊壓力較高。
張汝京曾比喻說,封測、新能源是兩個兒子,可以出外做事,光罩是個女兒,要留在家照顧老人。(編輯:Kobe)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yè)新聞網(wǎng)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海力士8GB MetaRAM DDR3通過Nehalem平臺認證
海力士計劃從今年第二季度起開始量產這種8GB2-RankDDR3RDIMM內存,并計劃今年上半年在1333MHz頻率上獲得Intel認證,而16GB容量版本也有望在第三季度推出,到時候就可以組建288GB內存容量的雙路NehalemXeon系統(tǒng)了。 【>>>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sdlzkt.com/a/xie/20111230/205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