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在高端服務器市場敢于和國際廠商叫板的國內服務器廠商浪潮,如今又把注意力放在了推動超級計算機普及上面。
近日,浪潮在北京發布了桌面超級計算機“倚天”。據悉,“倚天”是“浪潮高效能服務器和存儲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重要研發成果,其峰值計算能力最高可達4萬億次/秒,相當于40臺服務器或200臺PC的計算力,體積與普通計算機相仿,而成本只有傳統高性能計算系統的1/5。其起售價為5萬元。
浪潮集團高級副總裁王恩東指出,浪潮“倚天”打破了原有的高性能集群思路,采用協同加速架構,實現了在單臺計算機上性能的倍速提升,而成本的大幅度下降,有效解決了用戶在應用傳統高性能集群時,所面臨的成本、體積、功耗、部署等一系列問題,大幅提升國家科研競爭力的水平。同時,倚天也成功開創了桌面超級計算機這一細分市場,并將這一領域的起步水平直接提升到萬億次以上。
在作客ZDNET至頂網《巔峰對話》視頻訪談時,浪潮高性能服務器產品部總經理劉軍指出,浪潮桌面超級計算機從客戶需求出發,讓客戶們用極少的投入就可以使用到易用的HPC產品,這將進一步推動HPC的普及。
集群系統弊端多
劉軍在ZDNET至頂網《巔峰對話》視頻訪談中指出,實際上,浪潮推出桌面超算并非突發奇想。浪潮在高性能計算領域耕耘多年,我們與非常了解客戶的需求。與他們交流當中我們發現,如今的高性能計算市場,集群是占據了80%~90%的市場。
劉軍介紹說,高性能計算集群用戶存在六大困惑。價格太高、昂貴的電費、復雜的系統、龐大的機房、對性能永無止境的需求、應用如何獲得大幅性能提升等已經成為阻礙高性能計算發展的瓶頸。
對于眾多的基層科研機構、企業研發中心甚至個人用戶來說,雖然存在使用需求,但是無力購買價格昂貴的集群設備,導致我國在相關領域的創新能力滯后,競爭能力不足。
劉軍舉例說,“在構建一個萬億次/秒的高性能計算機時,使用集群系統架構的價格需要50萬元左右,而且占據的面積非常龐大。而浪潮的桌面超計算機體積非常小,只有一臺臺式機那么大小,而且價格僅為集群系統的1/10。”
“浪潮‘倚天’將推動HPC的應用普及”,劉軍在訪談中指出,“對于用戶而言,‘倚天’的出現,使得高性能計算的應用不再是一種奢望。而兼具低成本、高性能特點的浪潮‘倚天’,在醫療成像、分子動力學、基因比對、金融模擬、動漫渲染、電影編輯、新型材料開發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使得這些領域的用戶擁有萬億次的高性能設備成為現實。這對于打破高性能應用瓶頸,提高企業創新能力,提高生產效率,將起到根本性的作用。”
談到桌面超級計算機和集群系統的對比,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副所長于軍有個形象的比喻,“桌面超級計算機是原先集群系統的很好的補充。集群好像一列火車,給定時間和速度就給你運到這,但是所有的人員不得不一起擠。而桌面萬億次超級計算機就好像是給每個科研人員都配備了一輛越野車,因為每個科學家有著自己的想法,開著越野車可以上山、可以到草原、可以到荒漠,什么地方都可以去,就增加了專家的自由度,可以挖掘每個層面的潛力,科研效率自然會提升。”
不過,劉軍強調說,“浪潮發布的這款桌面超級計算機,采用了C-G混和架構,事實上不是對傳統集群系統的否定,而是一種補充和輔助。”
C-G架構日漸流行
浪潮此次推出的桌面超級計算機“倚天”,在業內引發熱切關注。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其和Nvidia合作,首次把基于GPU架構的產品引入國內HPC市場。
NVIDIA公司中國區總經理張建中表示,“GPU先天擁有巨大的并行計算能力。作為GPU的發明者,NVIDIA公司將這一巨大能力延伸到高性能計算領域,開發出Tesla,為實現個人超級計算機奠定了革命性的基礎。我們非常高興和浪潮合作推出萬億次桌面超級計算機,為中國用戶帶來更高的性能,更合理的價格和大幅降低的能源成本。”
其實,業內有關GPU與CPU之爭尚無定論。CPU架構代表——英特爾與GPU架構的代表——Nvidia雙方的論戰一直沒有停歇。
對于Nvidia的Tesla和未來英特爾Larrabee,劉軍表示“浪潮在這方面觀點很開放,“我們選擇,其實是用戶的選擇,英特爾是我們最重要的合作伙伴,當然Larrabee出來之后,我們也會第一時間去看它具有哪些特性,它是否會受客戶歡迎,從而決定是否采用。”
對于CPU+GPU這種架構,863網格計算專家組成員、清華大學教授楊廣文則指出,“這是一個很好的開端,但是這種架構如何在節點上面實現突破,還是個問題。另外,如何應用好也是個問題。這種架構并不是萬能的,不可能替代一切。”
楊廣文還指出,“硬件有了,后續的工作有很多的,編程模式、編程方式還是需要專業人員才能用的,需要浪潮和從編程模式、環境、算法的設計方面下些功夫,一些典型應用方面,重要的工作在發掘典型應用,完善開發環境,這樣能夠真正推動高性能計算的普及。”
對于“為何選擇此時推出CPU+GPU混合架構的產品”的問題,劉軍指出,“在當前形勢下,國家加大了對于創新的鼓勵和投入,而桌面超算是一個很好的幫助科研人員實現創新、加速創新的工具。另外一方面CPU+GPU這種架構非常適合應用于個人高性能計算產品中,這也已經成為一種趨勢,且這種技術日漸成熟。”
多舉措擊中應用軟肋
在訪談中,有一位網友提出一個關鍵問題,“桌面超級計算機雖然看上去很美,但是HPC最重要的要用起來、用得好。GPU架構再有優勢,其應用畢竟還不普及,這讓用戶在選擇的時候會有很大顧慮。浪潮如何解決?”
對此,劉軍指出,“這位網友的問題非常專業。的確,對于用戶來說,浪潮倡導的‘CPU+GPU’協同加速架構意味著一種新的編程體系和應用開發環境,對客戶存在障礙。但是作為長期深入服務于中國客戶應用一線的廠商,浪潮將充分利用我們對于高性能應用的豐富經驗,對于創新技術的整合能力,龐大的商業應用廠商合作資源,針對創新的倚天桌面超級計算機和未來的協同計算架構產品,發起一場應用推廣戰役。”
劉軍透露,浪潮將推動桌面超級計算機方面有三大舉措:一是浪潮設有專門的GPU團隊,與HPC客戶組成應用研發團隊,共同推進應用向GPU技術的遷移。
第二,聯合上下游廠商,推動協同計算產業生態環境建設。研發適合GPU HPC技術的高性能服務器產品包括GPU host主機、基礎架構、高速互聯網絡等,與商業應用軟件商聯合推薦軟件的GPU移植
另外,浪潮為客戶提供強大開發環境,加速應用遷移。浪潮在北京和濟南建設協同計算平臺,免費向客戶開放作為GPU開發測試平臺。為客戶免費提供GPU HPC平臺集成調試培訓服務。
劉軍表示,“唯有這樣,客戶才能實實在在地享受到創新的協同加速架構的技術利益,推動‘高性能計算用得起、用得好’這樣一個愿景,逐步變為現實。”
王恩東也指出,“‘倚天’的問世,標志著浪潮高性能戰略步入一個新的階段,圍繞協同加速的創新架構,浪潮將不遺余力加大高性能應用軟件的移植和開發,真正讓中國用戶‘用得好、用得上’高性能平臺,才是浪潮高性能發展的硬道理。”(編輯:Kobe)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現在利用硬盤播放器就不用刻盤了。將這些高清的電影下載后,通過數據線將硬盤播放器連接上平板電視機就能收看了。 【IT商業新聞網】網絡的發達,讓很多人看電影有了新選擇:通過寬帶網下載電影,利用硬盤播放器在平板>>>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sdlzkt.com/a/xie/20111230/206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