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臺灣綠揚光電投資1億美元的大功率LED封裝項目正式落戶南昌高新區。至此,除先進電外,臺灣八大LED封裝巨頭均已在內地開設工廠。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實力雄厚的臺資企業在內地的積極布局,原本處于中低端、同質化生產嚴重且在大打價格戰的大陸LED封裝企業將迎來更大挑戰,可以預見行業洗牌時代即將來臨。
臺資企業市場份額大
2010年我國LED封裝總產值270億元,同比增長35%,預計今年也將延續20%~30%的增長速度。雖然LED封裝市場發展快速,但市場份額卻被外企和臺企等巨頭把控。
據了解,目前國內有1500家封裝企業,年銷售額在1億元以上的第一陣營有40多家,銷售額在1000萬元至1億元之間的第二陣營企業不到400家,占比30%左右,大部分企業的銷售額還不到1000萬元。這與臺灣八大封裝上市公司平均10億元的銷售額相去甚遠。
臺灣企業積極布局國內,以技術和人才搶占國內中高端封裝市場,而國產封裝廠商卻大多集中于小功率中低端產品,同質化嚴重。目前國內數量眾多的LED封裝企業應對市場競爭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低價,一些小企業甚至不惜犧牲產品質量。
對此,華中科技大學微系統研究中心主任劉勝認為,目前國內封裝產品在可靠性方面落后于國外,國內只有幾家能滿足國外18個可靠性測試步驟。國內的LED封裝測試即使有,其標準也遠低于國外同行。
價格戰愈打愈烈
高工LED產業研究院研究員張宏標介紹,2010年,國內LED封裝產品價格降幅在10%~15%不等,但今年上半年,價格下降有加速趨勢,特別是小功率封裝產業競爭特別激烈,降幅最大。由于小功率封裝產品競爭特別激烈,有的廠商已開始使用不正規芯片甚至不合格產品進行封裝,這在極大程度上拖累了正規大型芯片封裝企業的價格。
“現在大部分企業都在偷工減料,也不完全是企業行為,而是市場壓力。”大連九久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施偉力公開表示,封裝企業毛利在下降,市場壓力越來越大。
國星光電(002449)今年一季度報告顯示,LED封裝產品的綜合毛利率同比下降9.52%,為22.97%。報告在解釋業績變動時,稱因看好TOPLED前景,為了擴大市場占有率,主動調低售價,引起毛利率下降。國星光電董事總經理王森曾表示,企業擴產幅度大,封裝產業競爭激烈,為應對競爭,需要這么調整。
雷曼光電(300162)一季報也顯示,其凈利潤同比降幅高達38.23%。報告解釋原因之一是LED產品市場競爭激烈,產品價格持續下降。
行業整合一觸即發
LED產業鏈由上游LED外延芯片、中游LED封裝及下游LED照明應用三大部分構成。從產業鏈的利潤分布看,上游外延、芯片集中了60%~70%的利潤,而LED封裝和LED照明應用只分別占有10%~20%的利潤空間。
從技術上說,上游芯片的生產難度最大,進入門檻至少1億元~2億元,且芯片產品開發周期長、不確定性大,目前國內有芯片研發能力的企業很少,且研發大都停留在實驗室階段,而中游LED封裝行業的資金門檻僅幾千萬,因此企業進入LED行業多選擇封裝而不是上游芯片,因此這個領域競爭也最為激烈。
LED封裝被外企和臺資企業看重,還因為它是連接上游LED技術發展路線和下游應用市場需求、承上啟下的重要環節。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LED器件分會秘書長彭萬華認為,中游封裝是上游工序外延、芯片的市場保障,能促進前工序外延、芯片產業的發展,只有封裝這塊上來,才能真正使LED產業做大做強。
對于目前國內LED封裝行業小而散的現狀,中投顧問研究總監張硯霖表示,國內領先的LED封裝企業要想取得高效發展,必須借助資本市場力量收購兼并,進行橫向和向下的垂直整合。高工LED產業研究所所長張小飛也公開表示,LED行業如果洗牌,封裝企業應首當其沖。
推薦閱讀
9月里的一天,《電器》記者收到樂視網新聞發布會的邀請函。除了時間、地點,邀請函上面只有一行字顛覆日9.19。9月19日,炫光耀眼的新聞發布會現場,樂視網創始人、CEO賈躍亭跳上舞臺中央,親自揭開謎底樂視網進軍電視>>>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臺LED封裝巨頭積極布局價格戰進入白熱化
地址:http://www.sdlzkt.com/a/zhibo/20111229/125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