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2年中國企業國際化指數排行榜”在天津發布,美的獲評“中國新興跨國公司50強”。在全部獲獎50家企業中,美的集團排名第34位,與去年持平。“2012年度中國企業國際化指數暨新興跨國50強評選”由《中國企業家》雜志社和中國企業家研究院聯合主辦。 旨在通過集中關注、梳理中國企業的國際化進程,反映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整體面貌、總體實力和運營現狀,識別中國企業對外發展的年度性重大趨勢。
小步快跑的“美的式”國際化之路
如今,美的集團在越南、白俄羅斯、埃及、巴西、阿根廷、印度6個國家建有生產基地,并在全球設有60多個海外分支機構,產品遠銷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相對于聯想、TCL和海爾“高舉高打”的海外并購方式,和相對于格力以全資子公司方式進入巴西、美國市場相比,“美的國際化遵循的是小步快走的方式” 。所謂“小步快走”指的是并購與合資的方式。
(圖)美的穩步推進國際化進程
歷數美的的海外開拓之路,全部植根于國際公認的新興化市場。而美的全球化與美國開利也密不可分。美國開利是全球最大的冷暖空調和冷凍設備制造商,此前和美的有過多次合作,控股開利拉美空調業務是美的與開利歷年來全球多項合作之一。
業內普遍認為,這樣做的好處是少走彎路,借助開利的渠道和經驗迅速開拓海外市場;而且合做對象單一縮短磨合期便于迅速開展業務。
清晰國際化戰略思路布局全球產業
與此前家電企業多以“產品出口”搶奪海外商機不同,在經歷了20多年的發展積累后,中國家電企業在海外擴張已經摸索出“走出去、走進去、走上去”三段論。就美的而言,美的先后在印度、埃及、巴西、阿根廷等國通過與美國開利公司的合資合作,不僅實現了產業并購和企業整合的利益最大化,也給未來美的在全球家電產業的發展“打下伏筆”。
美的集團相關負責人稱,白電制造向中國轉移不可逆轉,美的在海外收購一些品牌與企業是為使整個全球化業務更實在。目前,公司全球化戰略還是保持務實,在發達國家還是以OEM為主,在新興市場國家則發展自有品牌。
清晰的國際化戰略思路,給美的未來的整體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有業內分析認為,經過多年的深耕挖掘,國內市場幾近飽和狀態,白電巨頭今后的業務重心將更多地投放在海外市場,而海外也已經成為中國家電巨鱷爭奪利益高點的廣闊市場。
推薦閱讀
隨著11月11日的臨近,各大電商之間的火藥味已愈來愈濃,天貓、京東、國美網上商城、新七天電器網等再次祭出降價大旗。天貓打出全場5折口號,國美網上商城則宣稱讓利10億,針對會否如815電商大戰那樣假降價、真忽悠,>>>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sdlzkt.com/a/zhibo/20111229/125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