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靠廣布點實現高速擴張的家電連鎖賣場,其經營策略正在悄然變化。近日,蘇寧、國美發布的上半年業績報顯示,在店租居高不下、遭遇電商狙擊的大背景下,兩大家電連鎖巨頭已放棄此前的“店海”戰術,不僅關閉了低效益門店,還試圖通過轉租、減租等方式降低門店租賃成本。
上半年,國美銷售收入約為231.26億元,相比2011年同期下跌22.4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01億元,同比下滑59.97%,這是國美近8年來首次虧損。國美解釋稱,主要是由于期內銷售收入下滑,同時人工及租賃成本居高不下,再加上其電商投入期內虧損所致。而蘇寧上半年的業績盡管好于國美,但相比自身也有下滑。
在銷售下滑、租金等成本上漲的現實情況下,兩大家電連鎖已經徹底摒棄之前的“廣開店”策略,將門店精細化管理、業態轉型提上了日程。
據了解,去年上半年,國美還曾提出將60%門店開在二三線市場。如今,國美徹底放棄了此前的策略,改為有重點地布局一二級市場和電子商務。國美方面表示,下半年,一級市場將主打同店增長,二級市場將加大向空白區域的網絡擴張,迅速擴大二級市場份額;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形成一級市場、二級市場和電子商務市場三大板塊。另外,國美還將繼續優化門店面積大小,通過轉租、減租及退租的方式,降低門店物業租賃成本,以調整成本結構。
蘇寧的新戰略也異曲同工。下半年,蘇寧繼續推進門店結構調整,新開店將更加謹慎,關店力度進一步加大,以控制租賃、廣告促銷費用。同時,蘇寧還將通過擴租、減租、轉租調整優化與店面改造升級相結合,提升門店的經營能力和效益。
另據相關機構預測,未來5年,國內租金水平將持續上升。北京將成為租金水平升幅最高的地區。除北京等一線城市外,天津等二線城市的商業項目投資也十分活躍。這些城市的產業結構正在經歷從工業、制造業主導向服務業主導的巨大轉變,將帶動商業不動產市場的發展。這在給商業企業帶來機會的同時,也必然使其面臨開店成本增加的現實問題。
廠家不支持“美蘇”在三四線市場擴張
盡管國美、蘇寧仍想染指三四線市場,但主流的家電大廠已經耕耘多年,自建渠道發展迅速。有知名家電企業負責人坦言,廠家不支持國美、蘇寧在三四線市場擴軍。
以海爾為例,其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04.70億元,同比增加6.31%;實現營業利潤27.66億元,同比增加22.77%;凈利 潤 18.52億 元 , 同 比 增 加21.26%。其中,增長最快的當屬渠道綜合服務業務。海爾稱,渠道綜合服務業務是以海爾電器為平臺,堅持虛網、實網融合,著力于提升加盟店運營能力。截至2012年6月30日,海爾的縣級市場專賣店網點達到7500多家,覆蓋了全國近100%的縣;全國專賣網點總數約為3.5萬家。
類似的還有美的,美的電器目前在全國設有30個冰箱中心、33個洗衣機中心、34個區域暖通銷售公司、46個區域制冷銷售公司、制冷綜合專賣店累計約1.1萬家。
而格力電器在全國已建立了3萬多個銷售網點,專賣店約1萬家,這些專賣店給格力電器提供了絕大部分的收入。
有家電企業的有關負責人表示,隨著家電市場大環境的變化,主流家電企業向國美、蘇寧大賣場交進場費等 “其他費用”的空間將減少。而國美、蘇寧近一年開店的速度也在減緩,這與廠家不支持有關。
“特別是三四線市場,國美、蘇寧只能更多依靠自己的力量來開拓。”上述人士說:“我們的進場費也是有選擇地交,不好的門店我們就不進去。”因為三四線市場廠家已經開了很多專賣店,所以國美、蘇寧要進三四線市場比較難。
推薦閱讀
繼冰箱、洗衣機、熱水器節能補貼推廣實施細則出臺后,國家相關部門于16日公布了節能產品推廣企業及目錄。對熱水器行業來講,高門檻、高技術限制和高額度補貼成為此次熱水器節能補貼的最大特點。作為行業首個系列推出>>>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家電連鎖已徹底摒棄之前的“廣開店”策略
地址:http://www.sdlzkt.com/a/zhibo/20111229/126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