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8月15日宣布10億元增持計劃當天我們就打算買了,不過當天沒買到,現在已增持了1億多元,到期(三個月)一定完成承諾。”昨天,在蘇寧電器股東大會上,集團掌門人張近東首次透露穩定股價行動的進展。當日,公司80億元發債計劃獲參會股東99%以上高票通過,張近東等公司高層亦就資金鏈、發展戰略、股價估值等問題與股東們作詳細交流。而對不久前京東掌門劉強東挑起的“戰端”,張近東稱感謝“競爭”,并表示此戰蘇寧最大王牌便是“物流體系”,這也正是公司巨額融資的最主要投向。
談融資
發債成本低于貸款
昨日股東大會參會股東共計270人,代表股份39.6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53.63%,其中現場出席股東大會的股東及股東代理人共23人,代表股份36.68億股。投票結果顯示,核心議案80億元公司債發行計劃獲99%以上高票通過?梢姡詸C構投資者為主的股東們對公司發展戰略高度認可。
會議伊始,蘇寧電器董事副總裁兼董秘任峻即介紹了公司債融資的相關背景,“去年確定了公司新的戰略發展框架后,就需要加強采購平臺、物流平臺、信息平臺和人力資源平臺的建設。特別是在物流方面,在2015年前,公司要加快完成輻射全國所有三四線城市60個大型配送中心和12個面向全產品拓展過程中小件商品物流中心的建設。這就是本次融資的主要投向。”同時,針對公司云服務模式和物聯網戰略,他表示在云計算數據中心,研發基地以及相應設備和人才建設也要有投入,“而在分析顧客行為模式和強化物流能力的基礎上,我們的采購模式也需要一定的資金來創新,一方面加強全球合作,一方面加大定制,包銷、買斷,OEM在采購中占的比例。”
對于債券的發行方式,任峻表示,由于物流基地資本性投入很大,建設和后期物流設施配套,所以規劃以分期形式發行。而公司物流項目回報期在7-8年,所以債券總體期限以三年和五年為主,適度考慮七年,“十年只是一個總的上限。”不過具體何時發行第一期公司債,以及具體的發行規模,任峻向記者表示還需要根據市場情況來確定。
此前,最引人注目的是蘇寧電器在定增完成后不久馬上又拋出巨額的公司債發行計劃,公司資金鏈問題引起市場所關心。對此,任峻表示,公司半年報公布的二季度末貨幣資金在200億元左右,7月初定增現金到手,“今年年底貨幣資金在300億元左右。我們目前的資產負債率不到55%,即使80億元債務融資完成,資產負債率也低于60%。”而選擇在公開市場上直接融資,任峻也拿出了理由,“根據最新信用評級結果,公司是中國市場上第一個獲得3A評級的民營企業,利率水平可以比較低。因此總的融資成本比向銀行貸款要低。”
論估值
“股價4元就可私有化”
“現在是‘財經娛樂’,一般的娛樂報道編排明星也就算了,現在連上市公司也不放過。”剛剛經歷了激烈的“京東蘇寧大戰”,在任峻之后發言的張近東表示,“我們是公眾公司,財務報表都經過嚴格的審計,銀行貸款數目非常少,2011年我們就公告了定增方案,由于審批的關系拖到今年7月才完成。所以才顯得兩次融資離得特別近,我們的融資計劃在公司未來十年戰略里面都是規劃好了的。”
盡管如此,依然有投資者抱有疑慮,提問道:“公司既然已經有200億元貨幣資金,為什么還要再融資80億元。”任峻表示,這部分資金分成三部分,“首先要考慮到風險的存在,所以有60-70億元是存在銀行中,除非特殊情況不會動用的;還有60-70億元用來日常采購周轉;其余幾十億元是有明確的投向的。”根據他透露的數據,蘇寧電器未來物流等項目需投200億元,除掉已經投入的,公司還需要130-140億元,“一部分由每年利潤投一點,另一部分就是這部分融資。”他表示,公司40家直營店和大量土地儲備拉低了資金周轉率,但是公司抵御風險的能力提高了,“首先穩定,再進行一些轉型。”
京東與蘇寧此前的“微博戰”也成為昨日的熱門話題。京東的劉強東此前曾在微博上表示,如按美國上市公司百思買的市銷率估值(0.1),蘇寧的市值也就是百來億元,“蘇寧的股價1.3元左右才是合理的。”對這種說法,張近東昨日表示不屑一顧,他半開玩笑地說:“就算蘇寧(股價)4元錢好了,300億元市值,我們就私有化了,哈哈。當天我人在倫敦,還在睡覺。(增持)一方面是信心,一方面確實是覺得低估。”
此外,市場還有分析稱:由于張近東此前大量質押股權來融資,且因股價下滑追加過抵押物。有人想通過打壓股價的方式來讓張近東的資金鏈斷裂,從而達到低價惡意收購蘇寧電器的目的。對此,昨日有投資者對張近東個人的資金鏈表示擔憂:“抵押按10%的財務成本計算每年也是數以億計,融資成本如何解決?”這位投資者提議,蘇寧電器可提高每年現金分紅比例,以緩解張近東個人的難題。
張近東對此則表示,個人不需要提高分紅占用上市公司的現金,“企業發展有盈利有分紅,蘇寧集團和我都是大股東,現在分紅就有幾個億,我不存在任何還款問題,包括其他收益應該不會有什么風險。你們都是跟著蘇寧多年的投資者,總該信任我。”
評商戰
蘇寧最大優勢是物流體系
對于劉強東挑起的“戰端”,雖然營銷意味頗重,不過其微博“閃擊”影響之大確實超出張近東的想象。從京東蘇寧雙方開通微博的人員級別看,京東由劉強東親自出馬,而蘇寧僅有副總孫為民和蘇寧易購副總李斌以微博應戰,且二人的網絡活躍程度無法與劉強東并論。
由此,昨日股東大會現場也有不同看法。一派投資者認為,蘇寧沒有“IT基因”,不適合電商;另一派則認為,蘇寧吃虧在做得多說得少。
張近東則表示,自己從來沒說過微博不好,蘇寧易購也有160多萬粉絲,“我個人不建微博,是性格使然。”他話鋒一轉,“京東也有優勢,我們不回避。我們是想打造一個平臺,給大家用。而且零售行業不可能一個企業全部做滿,肯定有人比你做得更細,所以未來這個平臺不是唯一的。我們感謝京東這個時候的競爭。”
他口中的感謝,一個重要原因是劉的“炒作”,讓原本并不顯山露水的蘇寧易購從此揚名。據張透露,蘇寧易購“8·15商戰”當天實現銷售額超過2.9億元,創單日記錄,“京東不具備挑戰蘇寧的能力,當然當天我們暴露了很多電子平臺的問題。京東的‘6·18促銷’對我們是個觸動,如果他們在當時出(價格戰)這招還真是沒法應對,但我們準備了一兩個月的時間后,情況不一樣了。”
進而,張近東談了他對蘇寧未來的規劃,“任何模式都要講效益,電商是先進的模式,但需要系統來支撐。電子遇上了商務,還是有商務的本質。”在他看來,電子平臺的互動體驗是需要的,所以兩者要結合,“我幾年前就說要‘沃爾瑪+亞馬遜’,這確實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只要對電子商務有了解的,都是電子基礎上結合后臺的……只不過每個企業發展的階段不同。蘇寧沒有錯過,一直在堅持后臺,所以你說蘇寧電子商務慢了嗎?”
一位家電行業資深人士認為,中國地域廣大的極度不平衡,讓“線上+線下”的模式成為可能,“我們可以讓一二線城市的實體店偏重體驗,而在三四線城市讓實體店結合物流,發揮最好的效果。”他告訴記者,這個模式確實沒有人實現過。
張的構想并沒有止步于此,“我們現在吃虧在搜索上面,所以要打造信息中心,早晚要和天貓淘寶競爭的,我們就是要給企業真正競爭的平臺。當然我們還只是細分行業的龍頭,規模還不大。”
無論是“零售之王”還是“開放競爭平臺”,張近東一直掛在嘴上的一張王牌就是其物流體系。業內人士透露,京東的物流成本占其營業收入的6%左右,由于投入巨大,見效較慢,一般電商都很難有耐心建立物流體系。任峻告訴記者,“亞馬遜一開始物流投入非常高,直到很高的銷售規模之后成本攤下來才合算。我們已經有攤薄效應了,考慮到易購的小商品要配送到戶,目前沒有形成規模效應,也只有3%。”
對于上市公司體外規模龐大的蘇寧置業,張近東也對投資者做出了回應,他回顧了6、7年前的情況,表示“租建購并”就是蘇寧的發展模式,“新十年發展戰略中,店面戰略還是這樣,這幾年店面投入60-70億元,從現在的價值來說,還是很明顯的。長期成本上也是低于租賃的,可持續性不錯。”
而在未來,蘇寧廣場將會和易購一同發展,“肯定基于集團資金配置來搞,所以現在還是漸進的,壓力不大。”張意味深長地說,“商業對集團的幫助也很大,有一錘定音的作用。”
推薦閱讀
[中國家電網1月8日訊] 友達光電2010年12月份合并營業額為新臺幣三百零六億二千萬元,營業額較11月份減少17%,與2009年同期相比下降16.9%。由于電視面板價格走勢低于預期,加上客戶在年底前控管庫存以及新臺幣升值所產>>>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蘇寧電器80億元公司債議案高票過關
地址:http://www.sdlzkt.com/a/zhibo/20111229/126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