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市力推“退二進三”,即工業企業外遷,換房地產和現代服務業等第三產業,以實現產業升級。
雄心勃勃搞研發謀升級的當地明星民企德爾電器被列入拆遷名單。然而政府的拆遷補償款并未按時支付,讓資金鏈已經緊繃的公司瞬間倒下。
工業園區官員任職的國企低價競拍下德爾資產。
“就差了一口氣。”47歲的李益明坐在出租房里,煙一根接著一根。半響,他吐出一句。
2010年這時候,李益明剛拿到杭州外管局的批文,一筆3億元的風險投資基金獲準注入他創辦了十年的嘉興德爾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然而,這個擁有“嘉興市著名商標”的明星民營企業卻在兩個月前被強制拍賣并收歸國有,老板李益明則傾家蕩產。起因卻是政府拆遷:一場突如其來且政府并未履約的拆遷,終于把資金鏈本已脆弱不堪的公司送上了不歸路。
這或許是李最難捱的一個年關。車是朋友借的,房子是朋友出錢租的,有時候朋友路過他家會順便捎些豬肉和活雞。電視機旁突兀地立著一臺白色的“空氣制水機”——那是他的公司花了五六千萬、近五年研發的寶貝,可老婆不讓用,“現在家里沒錢,你省點電”。
一沓仍然在等待出貨的國外訂單和即將履約的上億元風投資金合約就堆在李益明家的沙發上,成了一摞廢紙。
政府看上了德爾的地
政府看上的是德爾公司廠房之下的92畝土地。2010年2月初,正在美國進行商務談判的李益明突然接到嘉興秀洲工業園區副主任梅金明電話,被告知公司土地將需要動遷。
拆遷計劃來自嘉興市一項名為“退二進三”的龐大工程——工業企業外遷,將騰出來的“籠子”裝進包括房地產業、現代服務業等在內的第三產業這只“鳥”,以實現產業升級。
這一次,園區政府的計劃是,收回包括德爾電器在內12家企業的380畝土地,其中德爾土地面積占42%。然后,一紙紅頭文件,380畝工業用地即可轉換成商業用地,繼而掛牌拍賣,建造商住樓。
嘉興市國土局公布的2010年基準地價信息顯示,單是德爾電器所在地塊的土地性質轉換,就能給政府帶來至少每畝57萬元的收益。
幾天后,從美國歸來的李益明參加秀洲工業園區召開的拆遷動員大會。園區“要求在半年內必須完成搬遷”,并且“暫時無法提供這么大規模的臨時過渡廠房和置換土地”。李益明覺得很為難,“政府在搬遷前應提前考慮計劃和落實安置措施。”
2010年3月22日,德爾電器收到征遷通知。由于擔心拆遷影響生產而導致違約,李益明決定暫停部分訂單,縮減三分之二產能以便過渡,“我跟客戶商量,生產推遲一年”。
事實上,這一停,德爾公司之后就再也沒能恢復生產了。
上一頁 1 2 下一頁單頁閱讀推薦閱讀
【中國家電網訊】被譽為世界電子領域風向標的第45屆國際消費電子展(CES)即將拉開序幕,國內外眾多電子廠商紛紛攜自己最新產品和技術參展。作為云生活戰略的首倡者,TCL將在本屆展會上向全球消費者展示其最新的云電視>>>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德爾電器之死:一家民企的非正常消失
地址:http://www.sdlzkt.com/a/zhibo/20111229/126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