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寒意正在家電行業,尤其是白電行業蔓延。日前,關于白電龍頭企業美的集團裁員的各種消息,似乎更佐證了家電行業即將面臨的艱難環境。
此前家電上市公司公布的三季報顯示,家電行業的發展速度正在逐漸放緩,尤其是白電行業,凈利潤增速出現大幅下滑,甚至首次被黑點行業超越。據國家信息中心資源開發部主任助理蔡瑩透露,今年10月,國內冰箱銷量比去年同期下降9.64%,洗衣機下降8.17%,空調下滑12.11%,他分析認為,成本提升、市場下滑、產能過剩,是白色家電行業面臨的三大壓力。中怡康研究總監彭煜也表示,目前國內冰箱和空調廠家已經處于高庫存水平,雖然還不至于經營虧損,但可以預見明年白電市場競爭將變得更為慘烈。
白電龍頭也難避寒冬
即便是龍頭企業美的也難避寒冬,相繼傳出裁員、調整的消息。最早傳出裁員消息的是美的日用家電集團,消息指從11月份起,美的日電集團對營銷體系進行了瘦身,大部分地區的市場運作由合資銷售分公司的模式重新回到代理制,原來在全國各地設立了60多家合資銷售分公司,如今只保留了11家,余下機構經過部分合并變為50個分部,人員也隨之進行了裁減。該消息已被證實。
本周,一條“美的大裁員,新員工幾乎全做炮灰”的微博指,制冷集團60多家銷售公司裁員幅度在40%以上,有些超過60%,總部約50%。一石激起千層浪,隨后美的電器董事長方洪波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美的部分銷售公司為了應對外部環境確實在進行收縮,但美的沒有“組織”,也沒有“具體的量化指標”進行裁員,幅度并沒有外界形容的夸張。不過他也強調,不排除為應對接下來的形勢在作出相應調整。
要緊縮過冬的又何止美的。記者向多家白電企業了解,雖然多數被訪企業都不愿意承認自己有裁員或是減產,但都表示企業正在進行調整。也有業內人士透露,目前白電企業庫存壓力較大,為降低成本選擇裁員無可避免,目前國內白電廠家或多或少都有部分裁員的舉動。
不僅僅是國內的家電企業,10月底,世界最大家電制造商惠而浦公司宣布裁員5000人,相當于其北美和歐洲員工總數的大約10%。在此之前,索尼、飛利浦和松下也都拋出了裁員計劃。
加快推動企業升級轉型
長期關注家電產業發展的中國家電商業協會營銷委員會副理事長洪仕斌認為,裁員并不是壞事,“死撐不如從容應對”。他表示,受經濟大環境影響,消費需求降低,預期明年上半年家電市場情況會更差,這就需要企業開源節流,裁員是節流的舉措之一,包括砍掉不盈利的投資項目、不盈利的產品、預算以及績效等。
不過他強調更需開源,家電行業需要從此前的營銷驅動、政策驅動轉向技術驅動、客戶驅動,強調產品本源的技術,并圍繞客戶需求開發產品,“緊迫的外部環境將觸動企業內部變革,提高附加值和運營效率,陣痛在所難免,但也只是暫時的。”
尚普咨詢發布的一份《2009-2011年中國白色家電市場發展與分析調研報告》也顯示,盡管10月份三大白電產品的銷量有所下滑,但像變頻空調一類的高端產品卻在增長。報告認為家電企業最好的應對之策是深耕農村市場、加速向高端滲透、整合產業鏈,使行業走向走上規模化、國際化的道路。
市場環境差有危也有機
就在白電龍頭企業為應對寒冬勒緊腰帶、轉型調整的時候,一些徘徊在白電第一集團門外的企業則認為機會來了。志高空調董事長李興浩接受南方日報記者采訪時就直言,大企業攤子大、轉身難,而像志高這樣規模的企業想要在來年獲得同比20%的增長,僅需要在市場上提升1%的份額,“這一點并不難做到”。
李興浩表示市場環境差是挑戰,雖然表面看市場小了,但參與競爭的人也少了,這給企業機會合理調整發展節奏,是機會,“寒冬來了,更要做好糧食儲備,推進企業升級轉型,強調品質。做好自己,等待別人出錯,機會就來了。”據他透露,今年日本幾大品牌的全直流變頻產品也交由志高代工,這部分新增業務對志高出口銷量的增長拉動達到10%。
格蘭仕集團助理總裁兼新聞發言人陸驥烈則認為,越是在這個時候,越要積極進攻。他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不少企業機構的精簡釋放出了一部分人才,而恰恰在這個時候,吸引他們進來的成本最低。據悉,格蘭仕計劃繼續做大中國市場,成立更多的營銷機構和專賣店,同時,擴充產品線,強化洗碗機、酒柜等新項目的產能。
推薦閱讀
昨天,易觀國際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中國平板電腦的市場銷量為156.6萬臺,環比增長率只有8.6%,相比前兩個季度30%以上的增幅大大放緩。 易觀國際分析師王穎分析,蘋果的iPad在國內平板電腦市場中的份額始終在>>>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家電業寒意陣陣 白電龍頭也難避寒冬
地址:http://www.sdlzkt.com/a/zhibo/20111230/160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