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棍節,或者叫“雙11”,這個前些年還只是國人當做笑話講的一個日子,這兩年似乎成功上位為國內第三大情人節了,而對于恨不得天天都是節日的電商來說,這樣的日子自然不會放過。自從去年淘寶成功打造“雙11”風暴之后,一眾電商今年肯定不會再讓改成天貓的淘寶一枝獨秀,一時之間,在臨近光棍節這幾天,硝煙似乎已經彌漫開來,只等準點的引爆了。
只是,在經歷了今年的幾場莫名其妙的6.18、8.15之后,在這個“雙11”,這場雖未開始,但已經初現絢爛的電商大戰,對于疲憊或者已經看明白了的消費者、叫苦不迭的經銷商們來說,還會有往日的那種激情嗎?還有多少人會熬紅了眼等著那天0點鐘聲的敲響呢?還有,即使這次“雙11”沒有很好的效果,國內的電商們是不是已經為未來不知道的某天,準備好了一場“XX風暴”呢?造節營銷,看起來已經成為這些電商最喜歡的一條路,只是這樣的一條路,還能走多遠?
押注“末日” 今年雙十一依舊煙火絢爛
首先拉開戰幕的依舊是“衛冕冠軍”天貓,從本周起,優惠券派發、支付寶充值送紅包,滿價返現、5折大促這些字眼已經盛裝出現在天貓的網頁上,據悉,今年參加“雙11”大促的天貓商家已經突破一萬家,達到了去年的5倍,而支持這場狂歡的相關工作人員,也將達到百萬,盛況空前。
當然,其他電商自然不會允許天貓吃獨食,作為老對手,京東其實早在一個月之前,就已經在為“雙11”儲備,最強勁的“沙漠風暴”,也將在11月7日到11月12日期間來臨,家用電器5-9折賣、電視最高優惠4000元、瘋狂秒殺等,都已經嚴陣以待。
蘇寧易購11月9日至11月11日,3天3夜超級0元購,看起來更有氣勢,除了請來今夏大熱的好聲音人氣學員張瑋演唱“三天三夜”這樣一首非常應景的歌曲助陣外,蘇寧易購執行副總裁李斌也在微博上透露,“雙十一,蘇寧易購是全網唯一的全場免運費電商;按這次同比20倍增長目標,250萬訂單,每單20元綜合成本計算,蘇寧易購物流費用就將投入5000萬。”而且,為了保證配送,更是抽調了3萬多名蘇寧售后服務點的售后工程師加入配送大軍,聲勢浩大。
除了這些電商外,國美、當當、亞馬遜同樣也推出了不亞于上面幾家的“雙11超級大促”,從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數據來看,在其對400多家電商企業進行調查中,317家表示將在“雙11”期間推出促銷活動,占比近八成。這場中國制造的“末日雙11”大蛋糕,將引來大鱷和小魚們的瘋狂搶食,今年這一響,目前看來煙火依舊絢爛。
絢爛背后 掩蓋不住的是黑夜依然存在
焰火都會選擇在黑夜點燃,那樣它最美麗和最絢爛的一面才會得到充分的展現,只是,焰火的絢爛,終究只是一瞬,過后依然還是無盡的黑夜。同樣,電商們自造出來的各種節日,表面看上去確實是聲勢浩大、優惠多多,也是他們每年沖擊銷量最重要的手段,只是在這些讓人震撼的成交量和數字背后,掩蓋不住的是消費者的明悟、物流的滯后、供應商的苦不堪言,甚至是支付系統的崩潰。
對于大部分國內消費者來說,優惠是他們永遠都不會拒絕的,甚至很多時候優惠促使他們購買的第一要素。而電商們,自然是抓住了這一點,即使促銷手段會有所不同,但本質都完全一樣,用平時沒有的超低價格來吸引消費者,這也就是近兩年來,幾乎每次電商自造節日都能“成功”的最主要原因。
只是在這一場又一場的“促銷狂歡”后,消費者們發現,有些產品雖然寫著狂降幾千,但和平常相比,似乎沒有降那么多;有些價格的確暴降,但似乎大部分暴降的產品又沒有貨;而夾雜在這些降價產品之中,有些自己需要的產品好像又漲價了。先漲后降、缺貨這樣的方式,可以用一次、兩次甚至多次,但消費者并不是傻子,明白了以后,對于電商來說就是需要花更多的代價才能挽回的信任。
其次,對網購來說,除了價格外,最能吸引消費者的就是送貨速度和送貨質量了,也就是我們通常言之的物流。在國內的電商中,有相對完善的物流隊伍的,無非就是那么兩三個巨頭,但即使是這些巨頭,面對單日暴增的出貨量,同樣會手忙腳亂。于是,在電商們宣布戰果后,我們會聽到消費者的抱怨,本來承諾的當日送達,卻三天甚至多天都無法送達,又或者在快遞員手忙腳亂后,按時送到的產品卻已經支離破碎。爆倉,對快遞公司來說,也同樣是甜蜜卻沉重的負擔。
另外,很多人會問,為什么網購的價格會比實體賣場低?除了運營和維護的支出外,電商之所以還能給出這樣優惠的價格,要么是自己掏腰包,要么就只能從供貨商的腰包里掏了。從自己的腰包掏,那是自己愿意,誰也說不了什么,但如果這部分,是要從經銷商的口袋里掏出來,時間長了總會有人抱怨。近日,一位家電產品的供貨商,就明確表達了自己的抱怨,或者說是憤怒,“如果一個平臺,不關注用戶體驗,不關注發貨效率,不關注用戶評價與口碑,不關注如何提升轉化率,不關注商家的利益與原動力,只尋求低價與壓榨供應商的資源,這樣的平臺只有死路一條!”
最后,還有支付,既然是網購,自然免不了在線支付。在前幾次的“超級大促”中,都出現過銀行因為支付需求過大而發生故障的情形,因此,今年天貓和支付寶都為此在7月份就開始準備,但即使這樣,近日仍出現了多家銀行系統繁忙導致消費者無法充值的情況,類似投訴也隨著“雙11”的臨近而增多。電商一玩“雙11”,銀行都跟著肝顫,也難怪支付寶和天貓在昨日接連發出微博,希望“銀行的兄弟們要撐住”。
提升服務互利共贏 才是電商持久發展的長明燈
誠然,我們不能全盤否定電商“造節促銷大戰”,起碼確實在這些促銷中有很多消費者用更少的花費買到了自己喜歡的產品,電商平臺也在這些“節日”里拿到了平日無法想象的營業額,供應商同樣在這樣的薄利多銷中,賺取到了利潤,宣傳了自己的品牌。對整個市場來說,打破了過去那種一家獨大,消費者無從選擇的局面,競爭也更加激烈。而對電商企業來說,也的確有人從這些“促銷大戰”中脫穎而出,奠定了自己在行業的地位。這些,大家都有目共睹。
煙花,在綻放時光芒萬丈,那一刻的絢爛的確讓人迷醉,或許對煙花來說,那就足夠了。但對企業,或者說電子商務這個行業來說,如果沉迷于這瞬間的迷醉,無異于在服食慢性毒藥。“造節促銷”所帶來的那些“業績”短時間來看確實漂亮,但不客氣的說,這樣的“業績”是在消費自己過去的積累,同時也是在賭博自己的未來。
對電商來說,要想積累自己的口碑,需要平時在服務和產品質量上下大工夫去做的,通過大量的資金和人力物力,一些電商成功累積了自己的信譽,有了很多“忠誠”的回頭客。但在“造節促銷”大戰中,為了顯示自己比對手更下血本,對消費者更好,玩數字游戲,玩缺貨戰略,然后非常輕易的就丟掉了這些回頭客,是不是有點得不償失?或者以壓縮供應商的利潤為代價,去打一場“價格戰”,短時間供應商或許迫于一些壓力會跟莊,但長時間不賺錢的生意誰會做?如果只是想靠“造節促銷”來發展,玩的多了,會失去更多的消費者信任,會讓自己的供應鏈因為承受不住而斷裂,就像慢性毒藥那樣,等發現時已經為時已晚。
國內的電商們,想要在這個互聯網大潮中不被淹沒,或者想要將自己樹立成為燈塔,與其將精力和營銷的重點放在短暫的“造節狂歡”中,倒不如將更多的去改進自己的服務,完善自己的物流,用心打造一條雙贏的供應鏈,進而創造出獨屬于自己的模式,或許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避免“曇花一現”。飲鴆止渴,無異于慢性自殺,只有完善自己,才是電商持久發展的長明燈。
推薦閱讀
日本百貨店協會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份日本全國249家百貨店銷售額僅為4955億日元,同比下降2.4%,連續6個月同比減少。尤其是因為中日關系惡化,游客減少,面向外國人的銷售額同比減少4.4%,時隔8個月再次出現負增>>>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造節是慢性自殺 電商還有多少雙11可過?
地址:http://www.sdlzkt.com/a/zhibo/20120201/115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