醞釀四年多的居民用電階梯電價政策(7月1日)起將在全國試行了。前有節能補貼政策的“誘惑”,后有階梯電價的“威脅”,節能家電能否成為消費者選購家電產品時關注的重點?
7月1日起,廣東居民階梯電價將實行分季節的階梯電量。按照方案,夏季標準(5月~10月)第一檔電量為每戶每月0~260度的用電量,其電價不作調整,即按照現行的居民電價0.65元/度執行;第二檔電量每戶每月261~600度,每度上漲0.05元;若用電超過600度,電價則每度上漲0.30元。同時,非夏季標準(11月次年4月)第一檔電量為每戶每月0~200度的用電量,其電價不作調整;第二檔電量為每戶每月201~400度,其電價每度加價0.05元;而第三檔電量為每戶每月401度以上,其電價每度加價0.30元。加價幅度與夏季標準相同。
以筆者家情況而論,四口之家,電視、冰箱、洗衣機、微波爐等傳統家電齊全,此外還有三個空調掛機和一臺空調柜機,平時每個月電費在250元左右,逢夏季用電高峰期,電費在400元左右,最高的一個月電費高達700余元。新的階梯電價下月試行之后,電費的增加將成為不容忽視的問題。筆者算了一筆賬,廣州分季節的階梯電量,以非夏季標準為例,月用400度電,電費每月要增加10元,計算方法為(400-200)0.05=10元;再以夏季標準為例,如月用700度電,電費每月要增加47元,計算方法為(600-260)0.05+(700-600)0.3=47元。不過,遇到三伏天,這個漲幅也怕是頂不住的。
按照官方說法,方案的分檔“基本用電覆蓋范圍達80%”,電價漲幅不大。不過實際上,有不少城市消費者直言“肯定不夠用”,尤其是到了炎炎夏季,空調至少要運作12小時,更是不夠。而這樣的政策一出臺,消費者在購買家電的同時,恐怕也就不得不考慮“節能”問題了。
不過,筆者也了解到,雖有政策的推廣,但是由于節能家電普遍價格高,消費者并不十分買帳,單次投入過大,總是消費者心里過不去的坎。業內人士評價,“對于家電行業而言,階梯電價的試行將會進一步加速高能耗家電淘汰速度。”而企業節能產品增多,企業成本自然會下降,加之隨著各種節能概念的普及,節能=省電=省錢的模式,也將會促使消費者愿意購買節能產品。
一邊是階梯電價實施帶來的電費壓力,另一邊是節能補貼政策啟動帶來的刺激,壓力和激勵雙重政策的疊加,或為節能家電市場注入新的活力。
推薦閱讀
一部《復仇者聯盟》幾乎壟斷了近期全球銀幕。美國大片的背后同樣擁有商業可取之處,那就是要打破常規,跳出紅海,就是要大膽子嘗試跨界聯盟營銷,把餐飲、家電、電子商務、地產、信用卡、快消品等兄弟姐妹團結起來,>>>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評論:階梯電價政策有利于節能家電推廣
地址:http://www.sdlzkt.com/a/zhibo/20120301/115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