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當地時間3月16日晚9點(北京時間3月17日上午9點),繼國家形象片之后,又一個來自中國的企業——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在被稱為“世界的十字路口”的紐約時報廣場大屏幕亮相。自此,國內已經有海爾、格力兩大家電企業在這里投放廣告。除家電企業外,紐約時報廣場還吸引了大連、成都、廬山等城市,五糧液、新華社等企業和機構在這里進行形象宣傳,而來自國外的形象宣傳更是舉不勝舉。
另據時報廣場聯盟公布的一項報告顯示,時報廣場2011年創造的經濟價值高達1100億美元,與美國匹茲堡、奧斯汀、波特蘭等中等城市不相上下。然而為何紐約時報廣場能吸引如此多的企業和機構入駐,又是什么原因使其取得了如此大的經濟成就呢?
跳出經濟做經濟
據某財經評論員分析,其首要原因在于能夠跳出經濟做經濟。
紐約時報廣場(TimesSquare紐約時報廣場),原名“朗埃克廣場”(LongacreSquare),常誤譯為“時代廣場”。時報廣場得名于《紐約時報》早期在此設立的總部大樓,是美國紐約市曼哈頓的一塊街區。雖然占地面積只有紐約市區的0.1%,但時報廣場街區卻匯集了紐約市11%的經濟活動,10%的紐約市民在這里工作。
紐約時報廣場不僅是一個經濟圈,更是一個文化娛樂圈。百老匯上的劇院、大量耀眼的霓虹光管廣告、以及電視式的宣傳版,已經深入成為象征紐約的標志。時報廣場是文化藝術匯集的殿堂,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藝術家可以在這里或彈奏音樂或潑墨揮毫。為了宣傳瑜伽理念,相關組織還曾在這里舉行過千人練習瑜伽活動。
正是這些文化元素,它每天吸引了100萬次的游客在這里匯集。而一些企業正是看中了如此高的曝光率,才會爭相在這里投放廣告。
制造轟動性事件
其次,它很能制造一些轟動性事件。
時報廣場最著名的轟動事件是其每年一度的新年倒計時活動。1904年12月,《紐約時報》在除夕當天遷入該廣場的新大樓,并在午夜施放煙火慶祝,人們第一次在時代廣場上舉辦了新年狂歡活動。1907年1月1日煙火表演被“降球”儀式取代。自此以后時報廣場更成為紐約市慶祝新年時的主要地點。當晚數以十萬計的人群都會聚集觀看由WaterfordCrystal出品的水晶球從高處降到地面,象征新一年的開始。
同樣是吸引人群,國內一些企業在制造轟動性事件時往往營銷成分過多。譬如,最近京東商城的“1元可以暢游紹興,還能入住高檔酒店”的團購活動就被炒得很熱。然而在引來眾多消費者下單預定后,京東商城又單方面取消了此項目,并擅自替用戶辦理了退款手續,理由是活動屬于后臺測試版,由于操作失誤導致測試頁面出現在了用戶面前。此事件雖然吸引了眼球,但是卻不能真正帶動營業額的增長,也影響了公司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
注意品牌推廣
另外,紐約時報廣場很注意品牌推廣。其是市內唯一在規劃法令內、要求業主必須懸掛亮眼宣傳版的地區。2004年4月7日,在“時報廣場”迎來它的百年華誕時,紐約億萬富翁市長彭博曾自豪地說:“當你同國內或世界上任何人談起什么是紐約的時候,你可以說百老匯和時報廣場就是紐約。”
紐約時報廣場為何能吸引企業紛紛入駐并取得巨大經濟成就,以上幾點可見一斑。那么,家電企業又該如何吸引消費者購買自己的產品并提升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呢?或許時報廣場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鑒。
推薦閱讀
33.5%!這是海關總署最新公布的出口商品量值表中,手持無線電話機及其零件今年一季度的出口同比增幅,高于去年全年增幅的32.4%。 在全球經濟減速、消費需求疲弱,多數行業商品出口增幅回落甚至出現負增長的同時,以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紐約時報廣場為何能吸引家電企業紛紛入駐
地址:http://www.sdlzkt.com/a/zhibo/20120301/116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