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是裝備精良武器的800萬國民黨部隊,被我黨指揮的小米加步槍的人民軍隊打敗呢?因為我黨明白,在特定的環境下,你擁有先進(好技術)的武器(產品)是優勢,但不是絕對的戰場制勝法寶,戰爭要講究的是臨場發揮的戰略戰術,也就是我們在市場競爭中的營銷方式方法。
為什么中國企業在全球市場的地位,與中國經濟總量不匹配?為什么中國企業依然未擺脫“數量眾多,檔次不高;總量很大,單體不足”的局面?雖然我們已經有海爾、美的等世界型的家電企業,但我們還是會產生這樣的疑問。有業內人士把原因歸結于中國企業自身缺乏足夠的胸懷,沒有容人之量,總是在“競爭”。
其實不然,偉大領袖毛主席教導我們說過:“與天斗,其樂無窮;與地斗,其樂無窮;與人斗,其樂無窮。而這個“斗”并不是“好爭斗”,而是在那種現實環境的“競爭哲學”,因為不時刻保持斗爭的心態,放松警惕,就容易讓我黨我軍產生危機。相比現今,中國家電企業在這種市場環境下,究競需要怎樣的“經營哲學”,作為正確的指導思想呢?
企業是先生存再發展呢,還是先發展再生存呢?我想,任何一個正常的人都會認同第一個。因為企業只有能夠生存下去,才有可能在各方面提升自己的實力,才有可能發展壯大。同時,企業是社會的,它關系著股東、員工、代理商等一系列的社會人。對自己的股東、員工、代理商負責,就是企業生存的最重要的社會責任。
企業要生存,技術研發、生產制造、市場營銷、產品服務缺一不可。技術是支撐,一個沒有自己技術的企業,是沒有靈魂的;生產是前提,只有通過生產才能創造價值和財富;營銷是關鍵,生產的產品只有通過市場手段,才能轉換為企業生存和發展所需要的資金和資源,美的以其靈活、豐富的營銷手段,已在市場上得到了充分認可;產品服務是保證,海爾正是靠著其“真誠到永遠”的服務理念,打造成為家電“航母”。
雖然技術是企業發展靈魂,但企業的發展并不是單靠技術一個方面就能夠實現的,他還需要生產、營銷、服務,甚至還有來自市場、政府等外部因素。所以,企業的發展,不依靠技術不行,但僅依靠“技術立企”也是不行的。按照“木桶理論”來講,決定企業發展程度的不是它的長板,而在于它的短板。片面追求技術,而生產、營銷、售后等,只要有一個方面沒有跟上,企業的發展前途都是不會被看好的。
其次,企業的“經營哲學”也要吻合現實的環境。
激烈的市場競爭是市場經濟初級階段的一個重要特征。而在這種市場初級階段,市場營銷就是目前我國家電行業應該最重視的一環。我們的企業要在市場競爭中生存和發展,把握營銷的脈搏至關重要,因為市場營銷就是一場另類的戰爭,它也許沒有硝煙,但其中的慘烈程度,你死我活的法則可能更甚于真正的戰爭。縱觀世界,歐美已經工業革命200余年,日本自明治維新以來也歷時100余年,而他們原始積累時期的慘烈市場競爭中,無論是“羊吃人”的圈地運動,還是“西部拓展”的印第安人滅絕,這些慘狀已經被現在的各個跨國大企業所掩蓋,之前發生的你死我活的市場競爭我們沒辦法看到,但可以想象!而我國改革開放至今也就33年,所以我國還處于市場經濟建設的摸索和轉型時期,以此來要求我國企業來與歐、美、日的企業接軌,這不可能,也不現實。因為我們企業的原始積累根本無法與他們相提并論,所以單純地把企業胸懷歸結到市場競爭中,也是片面的。況且,最終企業的經營模式好壞要有市場說了算!
推薦閱讀
每年春天,對家電漲不漲價這個問題都要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每年面臨的問題也都在于成本上漲,銅、鋁等原材料在漲價、人工成本在漲等一堆壓力,但長遠看來,家電價格還是在一路向下,打出降字旗。 今年的家電價格看樣>>>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洪仕斌:中國家電企業缺少“經營哲學”
地址:http://www.sdlzkt.com/a/zhibo/20120330/117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