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梯電價的實施已勢在必行,除了對能源節約、居民消費觀、日常用電習慣產生巨大影響外,也為“綠色家電”的技術升級和市場調整提出了更多的挑戰和機遇。
又到一年供暖季,又是一場對電力供應和取暖家電的大考驗。
相比對“千年極寒”的擔憂,人們更關心階梯電價的具體實施時間和方案,所以從國家發改委開始向社會廣泛征求對階梯電價的意見開始,對這一政策的討論便不絕于耳。
所謂階梯電價,即階梯式累進電價,是指把戶均用電量設置為若干個階梯,第一階梯為基數電電力設施量,此階梯內電量較少,每千瓦時電價也較低;第二階梯電量較高,電價也較高一些;第三階梯電量更多,電價也更高。隨著戶均消費電量的增長,每千瓦時電價逐級遞增。
階梯電價在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并不是一個新鮮詞,包括我國周邊的馬來西亞等一些發展中國家也很早便開始實行階梯電價的計費方式,但對我國已經習慣了按固定均價收取電費的城鎮、農村居民而言,階梯電價的實施將是對日常用電習慣發出的一股強有力的沖擊波。
按照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的說法,當前能源緊缺和環境污染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矛盾,而對軍民用電實行階梯電價政策,是許多能源緊缺國家為應對能源價格高漲、抑制能源不合理消耗而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
發改委還強調,資源產品價格充分地反映資源的稀缺程度、供求關系和環境成本,是轉變發展方式,實現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途徑。而資源價格改革的方向是逐步建立由市場供求決定的價格機制,這也給階梯電價的實施提供了指導作用。
在階梯電價實施前,中國的電力定價基本上是成本加收益定價或投資回報率價格模式。這種定價方法的確忽視了市場供求和競爭因素的影響,不足以適應市場變化的靈活性,也不利于電力企業參與競爭,不利于企業提高經濟效率。由此引發了“階梯電價的實質是變相漲價”、“電力企業是最終受益者”等爭議性言論。加之政府習慣拿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作為電價改革的比較對象,讓不少居民和業內人士對制定這一改革措施的動機產生了懷疑。
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張昕竹研究員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此次階梯電價的改革占據了道德倫理的制高點進行變相漲價,同時打著節約資源的旗號,實際上其中隱含了再分配的思想,給人的感覺是追求公平正義,可以抵消很多人的抵觸情緒。
家電觀察家于清教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也就上述問題進行了分析,“實施階梯電價本身無可厚非,但政府在談及原因時以發達國家的電力使用和計費標準作比較,難免會讓人覺得這是一種單純計費方式的改制,而少了一種對節能的理解。另外的一點,就是我國與發達國家人均收入差距較大,會讓民眾認為這是在為提高電價找說辭。”
實行了階梯電價是不是就真的可以實現能源的節約利用?對家中耗電大戶的制造者——取暖、空調、冰箱、熱水器等家電企業而言,階梯電價的實施又將產生怎樣的影響?
張昕竹認為能源的種類很多,是可以相互替代的。例如時下很受關注的電動車,從消耗汽油的角度看是節約能源的,但其動力源所需的充電電池也在一定程度上會對環境產生污染。另一方面,居民是否會因為用電過多導致的電價上升而減少對電力能源的整體需求量也很難說,沒有人會愿意因為電價上漲而影響家用電器的正常使用,從而降低各種家電產品帶來的生活品質的下降。
也有專家與張昕竹持不同意見。WWF(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能源政策主任Stephan Singer則表示:“如果全球成千上萬的消費者都選擇更節能的家電產品,他們將不僅能節省生活成本,而且能幫助減緩全球變暖及其他的污染。”畢竟,節能的家電比普通產品平均耗能約節省50%。
與哥本哈根氣候大會倡導節能減排相一致,從2009年實行“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節能惠民”等三大項針對家電制造業的刺激內需政策開始,國人的生活便與“低碳”、“節能”、“環保”等詞密不可分,而整個家電業從產業鏈上游到終端到渠道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冰箱、洗衣機、空調等能效等級標準概念深入人心。在家電賣場,代表著高能效標準的1級能效產品成為促銷員推銷的重點機型,也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普遍認可。今年12月1日,經過幾番探討和修改的平板電視能效標準也已出爐,不僅引發了三季度彩電業轟轟烈烈的清庫存運動,也讓電視機的節能效果有了清晰的判斷依據。
面對階梯電價,家電廠商表現出了鎮定而自信的積極態度。家電廠商紛紛表示,這兩年國家出臺的“以舊換新”、“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等政策已成為我國家電行業節能工作的重要推手,而未來階梯電價的實施將有助于推廣節能家電以及提高民眾的節電意識。
但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家電刺激政策的實施和節能產品的推廣有可能導致兩個與階梯電價相對立的悖論。
一是,“家電下鄉”、“節能惠民”等家電政策在刺激消費者購買節能產品的同時,也在很大范圍內擴大了家電產品的銷售量,從總體電力使用量上來看,不一定會比原來節省多少。階梯電價真正要限制的是那些用電量明顯超過平均數據的家庭,通過經濟手段來引導他們盡量少用高耗能電器,少占用一些社會電力資源,因為用電數量越多,交的電費也越高。但同時用電量的多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家庭的經濟能力,有多少人會因為多交電費而減少用電量難以確定。
二是,通常越節能的家電產品制造成本也越高,涵蓋的技術含量也越多,因而產品價格也越高。尤其在農村市場,價格是市場的主導,雖然節能產品可以省電費,但是在購買時價格比非節能產品相對高出10%,算短期賬的話,省下來的電費遠不如電器本身的差價。
針對上述問題,于清教認為不能期望階梯電價的實施會使高耗能產品為人們所拋棄。“家電企業要想滿足消費者既追求產品的高能效又期望產品低價的心理,只有通過整個產業鏈上降低成本,在原材料、人員成本等方面控制成本才可以做到。但控制成本絕非‘偷工減料’、‘剝削員工工資’,而是需要通過技術創新達到這一目標。對產業鏈的成本控制,是打造綠色企業的一個重要環節,這也有助于我國的家電業從中國制造上升到中國創造。從這一層面理解,階梯電價對我國的家電制造業將起到推動作用。”于清教表示。
這樣看來,如何依據居民的消費水平和收入水平制定更加合理的階梯電價制度與家電企業的節能技術升級和成本的降低同處于“天平的兩端”,任何一方的失衡就會導致“階梯電價”的不穩定。上一頁 1 2 下一頁單頁閱讀
推薦閱讀
廠商博弈等種種原因,造成脫胎于廠家或者商家的售后服務公司難以成長為滿足當前家電售后服務需求的服務商,那么是否有可能發展一種新的、完全獨立的社會化家電維修服務模式呢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各方力量都對此進行了>>>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評論:節能家電如何為階梯電價保駕護航?
地址:http://www.sdlzkt.com/a/zhibo/20120330/117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