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行業的直接間接人力成本比重約15%,如勞動力成本提升15%帶來成本提高2%,但或拉動農村消費13%。前期負面因素未變,估值不低,維持“中性”評級。
如果說房地產成交量下降是家電行業的近憂,那么勞動力成本提升無疑就是遠慮了。近期富士康事件可能引發農民工收入的一個跳躍式增長,而本身勞動力成本的提升在近幾年已經形成了趨勢,在未來也將會持續。產業鏈較長的家電業直接間接地吸收了許多人力,在人力成本提升的趨勢下,家電企業將如何轉型,如何應對?
家電企業的全部人力投入占整機生產成本的7%左右;如果考慮直接上游行業,比重會增加到14%-15%;如果上游繼續向上游追溯則會更高。考慮人力成本普遍提高15%的情況,家電制造成本將相應提高2個百分點。不過,如果能夠剔除家電行業人力投入中的管理和財務等人員成本,這個比例會低一些。
上市公司的人力成本比重低于行業平均,尤其龍頭企業更為偏低。主要源于規模經濟、訂單充足所以生產平滑、員工忠誠度較高等原因。在勞動力成本提升的趨勢當中,中西部生產布局有助緩沖成本壓力,而海外生產布局則決定轉型前景與發展空間。
家電企業轉型最為關鍵的兩點是:海外生產的發展與內需市場的擴張。前幾年家電生產向合肥重慶等中西部地區的轉移,已經體現了家電企業對成本的考慮。亦有不少企業已經啟動海外生產,具體情況可參照我們的策略月報《家電企業國際化》。估計道路曲折,前途可期。
內需市場中城市市場增速整體穩定,短期隨房地產有所波動;農村家電市場增速較高,將由于勞動力成本提升而加速擴張,有望在明后年集中體現,對農村家電消費的拉動幅度可參照家電下鄉。
我們仍然堅持家電消費基本面有支撐的觀點,家電消費基礎依然穩固,無論是房地產成交量還是原材料價格,對家電市場的影響都是比較平滑而有限的。
綜合影響家電需求周期的各類要素:房地產與宏觀經濟、收入、政策、天氣與出口等,我們推測近期家電消費周期的走勢:下半年增速將顯著下降;明年增速低于今年但落差不太大。市場競爭仍是最大的不穩定因素。
維持行業中性評級,主要是由于前期房地產下滑、競爭激烈與天氣不樂觀等負面因素沒有顯著變化,同時估值水平相對歷史來說并未低估。關注出口退稅率下降、三網融合限制互聯網電視等可能性政策的負面影響。板塊性機會較小,可關注中報超預期與高送配、保障房制度理順與規出臺、家電政策實施效果超預期與夏季天氣開始炎熱等可能性。相對來說液晶電視零部件企業、照明企業和內部改善型企業更為值得關注。
推薦閱讀
有關人士透露,富士康已對河南省的投資環境進行了考察,正在就落戶河南具體哪個城市選址,而各市也都在努力讓富士康“相中”自己。河南省在各級職介中心、人才交流服務中心設立招聘窗口,對到富士康就業的人員開展免>>>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家電業人力成本提升連續趨勢當中的跳躍
地址:http://www.sdlzkt.com/a/zhibo/20120330/117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