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經波折,三網融合的腳步更近了。政策的東風,將為融合背景下的新興業務掃清發展障礙,幫助其向更健康的方向前進,互聯網電視作為曾經的三網融合“破冰之作”,能否順利推開,有待實踐檢驗。
目前,互聯網電視正面臨著標準制定時機的質疑、發展的誤區以及版權內容風波等問題,究其根源,仍然是“三網”的隔閡尚存。對此,能不能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辦法,從而為三網融合加速,也為融合背景下的互聯網電視等業務提供更廣闊的發展天地,是我們共同關注的問題。
問題:淪為傳統電視的拷貝
首先,除了三網所屬部門在制定互聯網電視的標準上產生的沖突之外,也有學者認為匆忙出臺的互聯網電視標準有些“早產”,可能人為隔斷互聯網與電視的聯系,阻礙了互聯網電視的發展。
其次,也有不少人指出目前互聯網電視的發展已走入誤區,淪為了傳統電視的拷貝。當前互聯網電視并沒有真正實現網絡功能,同時各大電視制造業巨頭在廣電總局頒發互聯網電視平臺牌照后,就開始向擁有牌照的運營商頻繁招手。但目前互聯網電視所提供的內容僅僅是傳統電視頻道內容的翻版,消費者無法享用預期中的互聯網內容。
最后,由于三網融合的方式不明晰,廣電、電信、互聯網服務商、設備廠商之間沒有一個完善的政策來協調彼此之間的關系,缺乏界定內容監管的標準,以及懲罰標準法律條文的缺失,給非法信息的傳播提供了可乘之機。
對策:《電信法》或成拯救者
要解決互聯網電視上的難題,首先就要解決三網融合中遇到的利益爭奪問題,三網所屬部門利益上的爭奪可以通過法律等途徑、模糊三網的區分來嘗試實現,將現有的三網從傳統的網絡統一調整為IP數字網絡。另外,互聯網電視多個部門的交叉管理的現狀短時間內無法改變,但現階段可以保留現有的監管機構,允許對電信和廣電實施區別監管,實行傳輸網絡與內容有差別監管。
此外,政府應及時出臺相應的政策,引導互聯網電視利益鏈上的各個主體在追尋利潤的同時,能夠同時提升自己的社會責任感和管理水平,從而促進互聯網電視市場和諧發展。
三網融合是一種不可抗拒的技術趨勢,但解決三網融合問題,并不是單純地解決技術問題,最重要的是要解決政策法規問題。一直處于“難產”狀態中的《電信法》就被許多學者看好,認為《電信法》會成為三網融合的關鍵,成為互聯網電視的拯救者。
推薦閱讀
根據DisplaySearch預測報告,2010年3D電視中有一半以上出貨到北美市場,這是因為該地區的藍光播放器和3D廣播服務發展得比較快,在家庭用戶中普及程度更高。 再來看看西歐市場,由于西歐市場的藍光播放器和3D普及率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評論:互聯網電視淪為傳統電視拷貝?
地址:http://www.sdlzkt.com/a/zhibo/20120330/117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