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0年以來,最富營銷和炒作精神的家電業又掀口水戰,先是始于2009年8月被廣電總局“黃牌警告”的互聯網電視在去年年底得以“放行”.彩電制造企業“蜂擁而上”,紛紛宣布停產大尺寸非互聯網電視,并大呼彩電市場2010年將進入互聯網電視競爭元年,但伴隨著的版權紛爭也將是硝煙四起。
如今號稱投入5億美元巨資、炒作停播風波造成一票難求的3D版《阿凡達》在全國火爆熱映,詹姆斯。卡梅隆似乎讓中國彩電也找到了全身亢奮、拯救自我的理由。
3D刺痛中國制造神經
在專業人士的眼里,3D是three-dimensional的縮寫,就是三維立體圖形。由于人的雙眼觀察物體的角度略有差異,因此能夠辨別物體遠近,產生立體的視覺。而3D液晶電視的立體顯示效果,是通過在液晶面板上加上特殊的精密柱面透鏡屏,再將經過編碼處理的3D視頻影像獨立送入人的雙眼,從而令用戶無需借助立體眼鏡即可實現裸眼體驗立體世界的感覺。
如果說上面的解釋足以讓我們有理由改變現狀,承認3D是未來電視發展方向的話,那么,時下熱炒的“互聯網電視”只是升級、融合、重疊、短期效益的代名詞,盡管互聯網電視節目視聽許可證只是看得見還沒摸著的東西,但就目前形勢來看,取得許可證已是毫無懸念、板上釘釘之事。因此,一場躁動的產業鏈上各公司之間的市場激烈爭奪已是必然。從業內人士綜合判斷和未來趨勢來看,互聯網電視不應成為最終發展方向,但互聯網電視的戰爭必須提前打響,因為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技術需要過渡和緩沖,用戶渴望新的品質娛樂。
家電業的生存和發展,面臨競爭無疑是激烈的,但令人憂慮的是,家電業幾乎還沒有誕生真正稱得上的“中國創造”.30多年來,我們秉承追隨者的角色,盡管在品牌知名度上能和國際品牌相當,但美譽度、忠誠度難以為繼,引領行業的關鍵部件和核心技術都在向外求解。雖然家電人都知道模仿和組裝永遠無法成為行業的引領者,但又不愿意落在競爭對手的后面,因此聽風是雨、望風而動和集體亢奮就不足為奇。固然,技術、創新是“新大陸”、“處女地”,但我們似乎還沒有做好冷靜和充分的準備。
這些年,中國經濟發展很快,政府GDP大增,但回頭來看,各行各業也只能是在追趕和學習發達國家的過程中,即便有的企業已追上世界品牌,但也像剛剛登頂的氣喘噓噓的爬山者,哪有早已登頂的先驅者的閑庭信步和滿眼的無限風光,自然也來不及有超前一步的打算和能力。鑒于此,先前的綜合國力和相關配套都不可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創造”,我們離卓越制造、品質制造、品牌制造尚有相當長的路途要丈量。
避免重蹈覆轍
而全球金融后危機時代,世界經濟更加充滿了諸多不確定性,企業家們無疑更加戰戰兢兢。對行業內的風吹早動,到底是陷阱還是機會,企業家們無疑都不會無動于衷,無論是沖鋒陷陣,還是等等看看,“觀場”和“暗戰”都是必然。
一方面,電視技術更新頻率加劇而且周期趨短,另一方面,互聯網技術與內容融合日益洶涌。央視投資推出的國家網絡電視臺元旦起已低調上線,互聯網電視制造商推進新品速度明顯加快,但僅有技術的簡單升級而沒有全產業鏈的協作,在片源、制播、傳輸、用戶、渠道、版權、管理等層層問題捆綁、困惑之外,我們所看到的卻是,整個家電業由來已久的浮躁、急功近利以及占山為王精神仍揮之不去,自我娛樂兼具自以為是的暴利陰謀仍占據著他們的視線,統攝著他們的傲慢和有私,于是空洞化制造危機一直縈繞在我們身邊。上一頁 1 2 下一頁單頁閱讀
推薦閱讀
家電維修業涉及千家萬戶的日常生活,可謂龐大;其亂象叢生,又較為隱性,可謂混雜。這樣的狀況,已經持續了許多年。大家幾乎天天冥想對策,可年年都束手無策。 不久前,中國家電維修行業協會下發了一個通知,要求聯合>>>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評論: 家電行業需要“阿凡達”精神
地址:http://www.sdlzkt.com/a/zhibo/20120330/118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