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1日,TCL互聯網電視獲工信部頒發2009年度“最佳產品獎”和“最佳市場表現獎”,此事有力駁斥了互聯網電視會重蹈“盛大盒子”覆轍的質疑。
互聯網電視,即通過網線連接,可訪問互聯網的電視。它的面市,電視廠商和網絡運營商高興了,廣電卻慌了手腳——對節目資源的壟斷地位遭遇挑戰,于是急忙下發通知:互聯網電視內容提供商必須具備《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廣電的算盤是:我不發許可證,互聯網電視將成為沒有內容的空殼。
此情此景,與當年“盛大盒子”“被夭折”之命運何其相仿。
世易時移,今天與壟斷勢力較量的,是彩電廠商和互聯網公司的綜合體,其影響力非孤軍作戰的盛大可比。
對于互聯網電視的內容,彩電商有兩種處理方式:一種是TCL、海爾、海信與搜狐、新浪、迅雷等互聯網公司合作;另一種是創維、長虹自建網站。
前一種方式中,搜狐、新浪已經獲得《許可證》,屬于合法,迅雷雖迄今并非合規的內容供應商,但在引入搜索引擎鏈接合法性的爭議后,其身份也“漂白”了許多,令主管部門計無可施。
后一種方式中,自建網站的創維、長虹也言之鑿鑿:我們花巨資買來正版,僅給自己品牌的用戶提供配套服務,沒有對外運營,何需辦理許可證?繞了一圈,廣電誰也管不著。
當然,彩電廠商敢向廣電叫板,首先是自身比較強勢。家電作為國家重點產業,在稅賦貢獻、人員就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經濟危機下,國家首先倚重家電下鄉拉動內需,更何況張瑞敏、李東生和趙勇等都是政經界的“潮人”,令其退步不容易;其次,廣電干涉過深,有甩臉色給彩電企業身后的工信部之嫌;最后,三網融合背景下,先行開放廣電網,已成高層和業界期許,更何況還有溫總理對三網融合的時間限定,廣電部門焉能不識時務?
不僅如此,TCL和長虹還進而倒逼廣電,停產大尺寸的非互聯網電視,聯合生產內容,模仿“終端+內容”的蘋果模式;創維則使出殺手锏——斷開網絡,用戶直接通過USB接口觀看拷貝的電影。
兩種方式都拋開了廣電,是后者極不愿意看到的,阻擋不成,便轉向利導,廣電在放寬限制的同時,主動向彩電廠商提供內容資源。近日有媒體報道,廣電總局將特別頒發兩張《互聯網電視視聽節目許可證》給旗下的中國網絡電視臺和上海文廣百視通。
筆者認為,未來的格局將是:彩電商生產互聯網電視終端,內容由廣電系運營。彩電企業自建內容絕非本意,既不擅長,也無能力,燒錢又猛。廣電收回運營權,則保證了在互聯網電視產業鏈中不被架空。
如此一來,博弈中互相妥協,互聯網電視得以暢行。
推薦閱讀
2008年至今,國內豆漿機行業呈現了井噴式發展的態勢,而九陽,作為該行業當之無愧的霸主,自然是水漲船高,占據著80%以上的市場份額。而且,作為豆漿機品類中的領導者,九陽已經通過一系列的廣告活動,并憑借“奶粉門>>>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博弈中妥協 廣電總局封殺不了互聯網電視
地址:http://www.sdlzkt.com/a/zhibo/20120330/118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