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來一系列動蕩之后,谷歌在華經營頗為不順,相關業務拓展也呈下滑趨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在相關業務明顯縮水的情況之下,谷歌多個代理商迫于發展壓力,選擇了暗中“兼職”,開始與其他互聯網推廣平臺進行合作。
上周末,互聯網效果廣告推廣平臺商浪淘金向記者證實,他們的確已收編了數家谷歌代理商。記者還獲悉,騰訊SOSO、搜狗等搜索引擎也早已開始對他們進行滲透。
糾紛后遺癥
去年10月,華東7家代理商因被單方面毀約取消代理資格而與谷歌發生糾紛,代理糾紛綿延至今,其間被代理商投訴的原谷歌中國相關負責人離職。
有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谷歌付出了約500萬美元對7家代理商進行補償,但該消息未得到證實。
與此同時,與谷歌分道揚鑣的代理商開始另謀新路,由于渠道能力和之前的代理經驗,諸多互聯網推廣服務商對他們展開追逐,部分代理商已被一家叫作浪淘金的互聯網推廣平臺商收編。
有意思的是,幕后收編者浪淘金與谷歌頗有淵源,其創始人周杰正是原谷歌技術總監,他曾一手推動谷歌廣告系統的研發。
浪淘金于2007年底創立,專注于 “效果廣告”技術研發和平臺運營,主要針對生活服務類企業領域。浪淘金渠道副總宋波表示,目前他們已收編了近十家谷歌代理商,這些代理商在華北、華東、華南均有布局。“谷歌的大代理商渠道質量很高,我們看好這些強勢資源,當然我們的收編并非僅僅針對谷歌。”
被收編的不僅僅是與谷歌決裂的前代理商,谷歌現有的區域大代理商也早已暗辟新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谷歌區域大代理商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實際上,從2010年3月谷歌宣稱退出開始,代理渠道謀變就已暗中進行。
上述人士透露稱,3月之后,騰訊SOSO、搜狗等搜索引擎就開始密集滲透谷歌代理商渠道,不少代理商開始嘗試兼營這部分業務,不過目前推進效果不算太理想。
由于谷歌此前對大代理商有著獨家合作的要求,這使得代理商在做“兼職”時采取了半地下狀態。
不過,這些代理商們對谷歌仍有較高的評價。北方某區域谷歌大代理商鐘成(化名)告訴記者,至少在外貿這一領域,由于有著龐大成熟的adwords全球布局,谷歌仍是不可替代的,“針對外貿商的服務,谷歌仍是轉化率最好的推廣渠道”。
代理商的無奈
讓代理商們唏噓不已的是,經過了數年的付出才崛起的谷歌渠道業務,現在下滑卻無比迅速。
谷歌adwords渠道業務于2005年進入中國,2007~2009年上行加速,但在去年谷歌服務器退出中國內地之后,其在華業務急劇縮水。去年與谷歌決裂的7家代理商中,有幾家甚至面臨業務全面停止的困境。
南方某省的谷歌大代理商劉力(化名)直言,去年華東7家代理商跟谷歌的矛盾讓他們觸動頗深,開始有了另辟新路的想法。
在谷歌業務下滑之外,谷歌對代理商傭金的收緊也令他們不安。
事實上,相比百度等本土搜索,谷歌給予代理商的傭金分成不算多。據前述代理商人士透露,谷歌代理商業務啟動初期僅能獲得15%的分成,總業務量超過80萬美元后能獲得20%的提成,年銷售總額超過5000萬元人民幣以上,才能享受到接近30%的分成。據了解,百度給渠道商的分成普遍為30%~40%。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市場是谷歌全球版圖中采用代理商制的孤例,其他地區均是客戶直接向谷歌adwords下單。據代理商稱,2008年起,谷歌在中國嘗試大客戶業務,試圖以此推動直營,但推進效果并不算理想。“谷歌想讓代理商向客戶收取15%~20%的服務費,但在中國市場,這種模式行不通。”劉力說。
“谷歌給我們留下的空間已經比較小了,以后如果代理商僅停留在批發銷售層面,生存肯定會越來越難。”鐘成表示,行業未來一定要有更多能為客戶提供多種維護服務附加值的業務,這就驅使代理商需要有異化的新業務形態。
搜索營銷最大的特點是將有需求的人集中起來,但廣告商支付的點擊費用,只有一部分能轉化為銷售額。根據百度最新披露的財報,在中國超過4000萬的中小企業中,能接受這種方式的企業不足40萬家。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不過,在巨人網絡董事長兼CEO史玉柱眼里,《征途2》開創的全新網游商業模式,既去掉了時間收費模式的門檻,又解決了道具收費模式的不公平問題,是對已經發展五、六年的道具收費模式遇到了發展的瓶頸的反思考。 五年前>>>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谷歌多個代理商迫于發展壓力暗中“兼職”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1/20111231/217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