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15日由賈平凹、劉心武、韓寒、郭敬明等近50名作家聯合署名的《三一五中國作家討百度書》公開信發出至今已經一個星期,音樂行業也加入其中參與維權。發起人之一的著名出版人沈浩波21日在微博上表示,已經向新聞出版署閻曉宏署長匯報與百度談判的進展,“閻署長明確表示國家版權局全力支持作家維權,百度不能濫用避風港規則”。昨日記者多次致電百度公共媒體部數位人士、負責人都未接聽。
焦點一:談判
漫長變數增多
針對版權問題百度曾多次遭起訴,但曠日持久的談判訴訟不僅讓維權者身心俱疲,最后往往是雷聲大雨點小。榕樹下網站總裁張恩超分析百度的通用做法是,首先表示有誠意愿意和談,但是會拖延下去。對于此種情況,沈浩波則表示如果談判破裂,將會有更大規模的維權行動和維權武器。
焦點二:百度文庫是否擔責
出版業與百度的版權大戰,核心問題是用戶自行上傳的資源是否侵犯版權,對這一問題的認定將影響到廣告分成等。沈浩波表示,“如果盜版問題不解決,談商業模式有什么用?”
百度方面多次引用《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中的“避風港”原則,辯解稱沒審核義務,甚至把侵權的責任全部推給用戶。
事實上,百度也能看到用戶自行上傳的內容,但百度卻規定,用戶可以為介紹、評論、研究等目的,在合理的范圍內適當引用他人已發表的作品,注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而“目的”“合理的范圍”等標準都難以認定,很多盜版內容在這里找到了“溫床”。
焦點三:分成是否成未來出路
據了解,谷歌、淘花網也推出過數字圖書業務,拿出網站在線收入與作家進行分成。與這些正版授權、付費分成模式不同的是,百度文庫則鼓勵用戶上傳內容,供其他用戶免費閱讀,用戶可使用百度虛擬積分購買,百度則依靠廣告營利。
時評人李承鵬也建議百度讓利給版權方,與作者共同扶持行業發展,同時不主張向網友收取費用,“百度已經靠粘貼作品聚集了巨大的隱形財富”。
百度市場與公關部高級總監朱光去年就曾表示,目前正在探討付費閱讀與廣告分成兩種模式,加強與各版權方的共贏合作。但時至今日仍未見任何結果。
專家:版權方有權利要求賠償
對于外界爭議百度是否使用“避風港”原則,暨南大學知識產權學院副院長徐瑄表示,對用戶自動上傳的東西,內容涉及侵權,網站是不能豁免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徐瑄表示,搜索引擎網站首先應該審核上傳的作品是否經得權利人同意,F在很多人因為時間、程序等原因不去追究網站的責任,但不代表他們沒有權利要求賠償。
推薦閱讀
【陳佼觀點】對羽翼未豐的當當來說,最明智的決定不是砍掉搜索廣告,而是最大限度地利用搜索廣告,提升轉化率,通過對用戶體驗的改善,將搜索流量帶來的訪客沉淀下來。這也應該是包括卓越、當當、京東等電商類企業在>>>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百度“侵權門”管理層或介入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1/20111231/219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