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張幼陽)騰訊一直因為涉足領域眾多而被業內視為互聯網全民公敵。在業界人士看來騰訊在互聯網業的發展中總是亦步亦趨,跟隨模仿,然后把對手擠掉。騰訊自己不創新只克隆,成了行業創新的阻力。騰訊染指互聯網“所有的”行業,讓其他互聯網公司沒有空間。
近期,這一說法,再一次得到了印證。美國POPCAP公司的《植物大戰僵尸》游戲因其新奇的玩法、易上手的操作、精良的制作風靡全球。騰訊也推出了兩款模仿作品《葫蘆娃大戰群妖》和《植物精靈大戰格格巫》,有法律界專家游云庭認為,這兩款模仿作品部分環節的知識產權授權存疑,如果沒有取得相應授權,則有侵權之嫌。而《植物精靈大戰格格巫》僅僅發布了一天,騰訊便發布公告,稱游戲設計存在BUG,決定下線這款游戲。有分析稱,這款游戲的下線很有可能是受到山寨輿論的壓力而被迫下線。
騰訊不久前曾推出了名為《葫蘆娃大戰群妖》的游戲,因為游戲模仿目前風靡全球的《植物大戰僵尸》而受到很多網友的指責。但業界評論人士認為,這款游戲是尋仙公司開發、騰訊代理的游戲,《葫蘆娃大戰群妖》是騰訊代理的游戲,不算真正騰訊的作品。
騰訊《植物精靈大戰格格巫》游戲畫面與《植物大戰僵尸》非常相像
但是讓業界一片嘩然的是,僅僅過了幾天,騰訊推出了自己開發的山寨版《植物大戰僵尸》——《植物精靈大戰格格巫》,這款游戲的山寨程度更高,連植物名字都一樣?墒,僅上線了一天,并在昨日下午宣布“因游戲設計存在BUG”下線。業內分析,這款游戲下線的真正原因很可能是騰訊受到了關于山寨的輿論指責。
對于騰訊開發的山寨版《植物大戰僵尸》,大邦律師事務所游云庭律師則認為,《植物精靈大戰格格巫》中的格格巫名稱和形象顯然是比利時動畫片《藍精靈》一片中的元素,這些都屬于《著作權法》上的表達的范疇。要使用這些動畫片中的元素,應當獲得權利人的授權。游云庭表示最近代表數個網游公司處理了相關的案件,往往都是被版權人取證后面臨高額賠償。他對從業人士提醒道,目前版權人的維權意識和手段、力度均已經今非昔比。因此,網絡游戲公司的經營不能再僅僅以業績為導向,內部的知識產權的管理也應該提上議事日程。
有媒體分析認為,騰訊之前推出的兩款模仿作品《葫蘆娃大戰群妖》和《植物精靈大戰格格巫》模仿痕跡十分明顯,長此以往,只會讓“騰訊=山寨”的概念在更多人心中根深蒂固,而如何改變這種觀點和現狀,則需要騰訊的進一步努力。
進入論壇>>

推薦閱讀
“淘寶旅行平臺跟傳統在線旅游網站的最大區別在于,通過平臺商家的健康競爭來獲得價格和服務的競爭力。眾多優質銷售商的加盟,在平臺上形成了自由競爭的氛圍,因此國際機票也保持了價格便宜的優勢!庇嘘P行業專家點>>>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騰訊網游《植物精靈大戰格格巫》或不堪輿論壓力而夭折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1/20111231/235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