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谷歌中國傳出消息,公司在中國的互聯網信息服務執照(ICP)已獲得了延期許可。盡管公司方面沒有發布公開聲明,在接聽媒體電話時也仍只是模糊地表態,但另一方面卻又按捺不住激動,在第一時間將“好消息”周知了公司在內地的24家服務代理商。
當日晚間,谷歌一家區域代理商負責人收到了谷歌中國的電子郵件,郵件轉自Google美國總部,表示該代理可繼續為中國用戶提供互聯網搜索和其他服務。“谷歌能續期當然很好,就像是在最后關頭接上了一口氧氣吧。”這位負責人對谷歌年檢過關表示歡迎,但另一方面又稱這條好消息來得可能有點遲——這家代理谷歌業務多年的公司已在近期簽約成為騰訊SOSO的核心代理商,以后要“同時照顧兩個孩子了”。事實上,去年年底至今也是谷歌在華渠道有史以來變化最大的半年,據《每日經濟新聞》統計,超過半數的代理商已被騰訊SOSO、網易有道及搜狗搜索等收編,另有幾家仍在選擇洽談之中。
由于谷歌前景仍存不確定性,加上市場競爭對手又給出了優厚的條件,因此如何收復安撫好代理商的心,已成為谷歌在“續期后時代”面臨的重要課題。
谷歌代理商出現分化
目前,在谷歌中國網站中公布的24家授權代理商,這份名單與2009年時相比已有了一些變化,谷歌江蘇地區的主要業務由江蘇福網及揚州鼎捷承擔,北京紫博藍的蘇州分公司接手原先的蘇州寰宇,而谷歌陜西地區的代理業務則交給了中企動力和中資源這兩家全國總代理。
在此之前,曾經的谷歌江蘇地區代理南京網贏現已轉投網易有道門下,卻似乎還未來得及扯下舊旗易新幟。在其官方網站上,依然全部是谷歌的相關代理推薦。《每日經濟新聞》致電蘇州寰宇時提到谷歌的代理授權問題,工作人員不愿提供轉接并立即掛斷了電話。但記者從其他渠道獲悉,南京網贏確已代理網易有道。
西安為華是原谷歌西北地區的唯一代理,現在代理起了騰訊SOSO的業務。該公司的劉姓經理一聽“谷歌”二字便連忙婉拒了記者的采訪。可能是聯系到了今年3月的一封所謂“27家中國伙伴致信谷歌要求公布去留問題”的公開信一事,劉經理連連表示“有些事說不清楚,現在也不方便說”。
在一些代理商的感言中,常常可以看到如下的表述——“公司自2005/2006年起成為了谷歌的代理商。相互陪伴的這些年,公司從原先十幾個人的隊伍發展為現今上百人的規模,業績也非常可觀……”。而與此同時,谷歌中國的業務也在眾多代理商的努力下取得了迅猛的發展。
除了已轉投網易有道的南京網贏、代理SOSO的西安為華等前谷歌代理,據《每日經濟新聞》初步調查統計,現谷歌的24家全國代理商中,同時代理騰訊SOSO的谷歌代理商為14家,超過了總數的一半;同時代理網易有道的也達到5家;同時代理搜狗的有3家。
在這些有變化的名單當中,除了中企動力等幾家老牌代理商表示早在兩年前就代理了搜狗搜索等其他公司業務以外,其余大多數都是集中在2009年底至今的這一段時間里,才做出了拓展業務的決定,他們透露這“多少和谷歌牌照風波有點關系”。
苦心經營團隊遭遇挖墻腳
谷歌在中國的龐大代理商體系可追溯到5年前,為了建立這樣的體系與百度等對手競爭,谷歌不得不在中國采用了與美國完全不同的營銷策略。
谷歌中國在2005年前,基本都是延續美國公司的思路,依靠網上自助填表的方式進行直銷,但這一套在互聯網尚未普及的中國國內行不通。谷歌漸漸意識到,在中國“人海戰術”才是市場推廣的主要手段,必須像本地公司的團隊那樣“掃樓掃街”才行。2005年8月,谷歌簽下了中企動力作為國內首家服務代理商。到2008年10月,谷歌已在國內發展了兩家全國代理商以及24家區域性代理商,公司在國內搜索市場的份額也逐漸走出了最開始的低谷。 上一頁1 2 下一頁進入論壇>>(責任編輯:原野)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
推薦閱讀
跟新聞照片中的形象比起來,梅森在微博中一點都不“正經”。新聞照片中,他雙手抱在胸前,顯得成熟而文雅;但在微博中,他趴在地板上,欣喜若狂地抱著新買的游戲機。實際上,打游戲大概是除網絡外,梅森最大的愛好。每>>>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1/20111231/239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