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版專稿]在處理隱私問題這方面,Facebook 正一步步向自己的手下敗將MySpace“靠近”。隱私問題或許不能阻止 Facebook 爆發式的增長,但如果要謀求上市,這個問題還是盡早解決比較好
盡管 Facebook 一直因為隱私問題飽受爭議,但其26歲的CEO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在《華爾街日報》舉辦的第八屆All Things Digital大會上并不認為 Facebook 的隱私策略需要調整。他只是承認自己在20歲之前犯過一些錯誤。
扎克這樣為自己辯護:人們需要的不是完全的隱私。他們不是想要保密,而是想擁有分享哪些東西的控制權。這句話誠然沒有錯,但是現在新用戶在注冊 Facebook 之后,默認的隱私設置往往過于公開。扎克表示有50%的用戶會對隱私設置進行調整,他認為這是用戶懂得使用 Facebook 隱私控制工具的表現,但從另一個角度考慮,這也正好說明 Facebook 的默認隱私不受歡迎。
事實上,在 Facebook 早期,它就像是一個封閉的內部網絡,不對搜索引擎開放、非好友不能看到對方資料。隨著 Facebook 上的服務越來越多,扎克對隱私的控制也越來越寬松,顯然,他希望大家能夠更加“坦誠”的相見,從而促進更多互動。
初期的 Facebook 是一個熟人間的網絡,因此個人資料的作用并不會很大。熟人已經對你有所了解,而你對陌生人也并不感興趣,不必公開資料希望對方來“戳(Poke)”你。但現在 Facebook 上的熟人網絡早已搭建完成,而接近5億的用戶基礎完全可以再建一個陌生人之間的交流平臺。或者說,Facebook 社交里維持關系的功能已經無法保持其繼續高速增長所以扎克必須尋找其他方法,那就是讓陌生人變成熟人,而解除陌生的第一步自然就是公開個人資料。
Facebook 曾經的對手 MySpace 也飽受隱私問題的困擾,但那從一開始就是一個以公開展示個人頁面為主的社交圈。從個人資料的公開這方面來說,Facebook 正一步步向自己的手下敗將接近。
隱私問題或許不能阻止 Facebook 爆發式的增長,但如果要謀求上市,這個問題還是盡早解決的比較好。
進入論壇>>(責任編輯:嫻子)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在互聯網媒體力量日益壯大的今天,網絡電視擁有著龐大的網絡視聽受眾。而且,數據顯示,中國互聯網用戶數量持續增長,網絡電視的用戶規模還在進一步擴大。繼文字、圖片之后,網絡視聽媒體的價值已十分明顯。 在互聯網>>>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Facebook隱私問題的痛與癢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1/20111231/243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