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法國媒體4月20日報道,包括加拿大、法國、英國和德國在內的10個國家的政府官員當天聯名向美國互聯網公司谷歌發出公開信,要求谷歌重視保護個人的隱私權。
推出新技術 忽略隱私權
“我們越來越擔心,在谷歌推出新的科技應用時,全球公民的隱私權卻被過于頻繁地忘在腦后。”參與簽名的加拿大隱私事務專員詹妮弗·斯托達特說。她還表示,“代表著3.75億人民的這些國家以前所未有的一致聲音提醒互聯網公司們尊重每一個國家的隱私法。”
據介紹,這10個聯名發出公開信的國家是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愛爾蘭、以色列、意大利、荷蘭、新西蘭以及西班牙。他們在信中表示,對谷歌最近推出的Buzz社交網絡應用感到“心神不寧”,這種應用“暴露出對公民基本隱私權法規的漠視”。
據悉,谷歌在今年早些時候發布了Buzz社交網絡應用程序,這種應用已經招致了用戶和隱私權倡導組織的批評。
上述10個國家的政府官員在公開信中指出,Buzz“并非孤立的事件”。他們還表示,對谷歌的街景服務感到擔心,并要求谷歌作出回應,來“指明谷歌在未來發布產品以前將如何確保其滿足隱私權和數據保護要求。”
美國批評聲 也逐漸增多
歐洲當局在隱私權問題上一直是對谷歌最嚴厲的批評者,諸如迫使谷歌縮短保留搜索記錄的時間。歐洲多國政府否決了谷歌與作者和出版商之間就數字化圖書而達成的協議,部分原因就是擔心谷歌會如何處理用戶的閱讀記錄。
美國的批評也在逐漸增多。近期多名國會議員要求聯邦貿易委員會調查谷歌推出的Buzz服務,擔心這項服務會暴露谷歌用戶的私人信息。
谷歌公布
政府索取網民數據次數
對此,谷歌發言人發表聲明稱:“我們正努力嘗試在自己所收集的數據以及如何使用這些數據的問題上保持坦白態度,我們所做的事情并非100%正確,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在收到用戶反饋以后迅速采取行動的原因所在。”
而就在10國政府官員發出信函的同一天,谷歌公布了多國政府機構因刑事調查向它索取用戶數據的次數,以及各國政府要求刪除搜索引擎和視頻網站YouTube等谷歌服務上某些內容的次數。
地圖工具顯示,從2009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巴西索取用戶數據的次數最多,達到3663次。美國索取次數為3580次,位居第二。
在要求刪除網上內容的次數方面,巴西同樣居首,達到291次;排在后面的依次為德國、印度和美國。由于旗下網絡社交服務Orkut在巴西很受歡迎,谷歌在該國擁有大量用戶自創的信息。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馬化騰要求每個中層管理為自己“備份”副手,騰訊的高層團隊里也一直有著這樣的配對模式。早期,在創業團隊中負責研發的張志東和負責市場的曾李青是力量最突出的一對,2004年上市之后,騰訊進行了一輪大規模的職業經>>>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10國聯名致信 谷歌,請尊重隱私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1/20111231/245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