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周勤業表示,“我們認為,按照中國的檔案法和保密法,我們目前不能接受跨境檢查。這件事情是需要談判的。”
周勤業是在全國工商聯并購公會2011年系列圓桌論壇現場發表此番講話的。
此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與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察委員會(PCAOB)在今年7月訪華時,曾與中國財政部及中國證監會進行過審計跨境監管的會談。雙方協商重點是如何解決美國監管機構無法對中國赴美上市企業及其審計機構進行監管的問題,同時討論美國監管機構引導中國審計師及事務所進行現場審查的可行性。
周勤業透露,當時會談的結果是允許美方派駐觀察員來參加中國的會計檢查制度,并沒有涉及其他更多形式的跨境監管。
此后,由于今年9月SEC向美國聯邦法院提交申請,要求法庭下令德勤會計師事務所的中國業務部門提交與陷入財務丑聞的東南融通公司可能的會計欺詐有關資料,中美雙方在跨境監管問題上針鋒相對,直接導致第二輪有關跨境審計監管的談判流產,該談判原本敲定10月份在美國進行。
10月,PCAOB主席James R. Doty公開表示,PCAOB不能無限制等待下去。如果不能與中國有關部門達成協議,允許PCAOB進行跨境審計監管,那么將考慮使用美國國會賦予的手段來保護美國投資者。PCAOB所謂的手段是,可能禁止大約110家中國大陸和香港的會計師事務所的在美審計業務。
“我認為,PCAOB在這個問題上有政治化的傾向。”周勤業表示,中國有關部門,包括財政部和證監會在內,都認為中國有自己的會計師事務所檢查制度,雙方目前的僵局應當通過外交途徑和專門的機構談判來解決,而不應該將一般的經濟問題政治化。
目前,與PCAOB達成跨境監管雙邊協議的國家與地區包括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臺灣地區、香港地區等。
全國工商聯并購公會執行會長費國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PCAOB申請要以自己的方式來解決中國概念股的問題,這實際上是轉移公眾視線,推卸自己的責任。將自己失職的簡單問題,轉移到另一個方向上去。”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財務顧問公司人士向記者表示,在對中國概念股或其他在美上市公司進行財務監察的同時,PCAOB需要自我監察,為什么在其允許進行跨境上市交易審計的事務所名單中,有一些資質較差的小型事務所,“有些PCAOB名單之列的事務所就是父子檔,它們也可參與跨境上市交易令人啼笑皆非”。
不過,也有投資人表示,PCAOB一貫遵循的是“程序監管”而非“實質監管”原則,沒有義務保證這些事務所審計信息的真實性,中國企業需要逐漸適應這種監管文化。
國浩律師集團事務所執行合伙人李淳向記者表示,不管中美合作是否談得成,與企業是否赴美上市并無直接關系。“這涉及到經濟和資本主權,注定是一個博弈過程,企業還是應根據自己產業特點和情況慎重選擇。”李淳指出。
推薦閱讀
市況影響募資 PE基金年底投資放緩>>>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美跨境審計監管雙邊協議注定要難產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4/20111116/15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