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購網專欄 作者:趙虎)摩托羅拉中國公司被認為是中國通信界的“黃埔軍校”,這次MOTO裁員門后,許多優秀被裁的技術人員被聯想、華為等公司爭搶。對于聯想、華為等公司來說,這也是一個機會。相對于花大力氣到其他企業挖人才,這些被摩托羅拉裁掉的員工自然性價比較高了。對于這些被摩托羅拉裁掉的員工來說,也是一個好消息,雖然聯想、華為這些公司跟摩托羅拉相比不是外企,但是這些國內公司正在上升期,進入這些公司也是前途無量的。但是,這個過程中依然可能存在法律問題,本文意就可能存在的法律問題進行分析,希望能給這次以及以后類似事件中的企業和員工提供一些建議。
第一,關于軟件著作權。
根據我國《著作權法》的規定,公司員工在公司工作期間做出來的計算機軟件,如果根據法律規定或者協議約定屬于職務作品的,那么該軟件著作權屬于公司所有,作者僅有署名權。據媒體消息,此次摩托羅拉裁員門中被裁的大多是軟件工程師,這些軟件工程師在摩托羅拉公司應該做了不少計算機軟件,如果沒有相反的證據證明,這些計算機軟件是屬于摩托羅拉公司的。這些員工再就業之后,不能把這些軟件再用在新公司的產品上。
在實踐中,有的公司之所以挖走相關人才,是因為這些人才可以帶著研發項目一起到公司來。豈不知,這些研發項目有一些是權利確定的,比如計算機軟件研發項目,對于已經研發出來的計算機軟件(或者部分軟件)已經屬于老公司所有了,新公司如果再使用可能被告上法庭,被判決侵權。
這里的使用并非僅僅指全部計算機軟件的使用,即使僅僅是部分計算機軟件,如果其中包含獨創性部分,也是有可能構成侵權的。
作為聯想、華為這些公司可能存在跟摩托羅拉相似的項目,如果聘用摩托羅拉被裁員工,應該防止出現軟件著作權侵權的問題。
第二,關于商業秘密。
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
每一個大公司都有自己的商業秘密,這些商業秘密也許是經營信息,也許是技術信息。但是,人員的流動有時會伴隨著商業秘密的侵犯。摩托羅拉裁員門中被裁員的員工中也許有一些掌握一定的商業秘密,這些商業秘密大多可能是一些技術信息。當然,作為一家成熟的企業,摩托羅拉公司應該與這些員工簽訂有保密條款,問題是這些保密條款之存在于摩托羅拉公司與特定員工之間,其他企業未必知曉。其他企業聘用這些員工應該做好調查工作,注意避免成為侵犯他人商業秘密的被告。
第三,競業禁止條款。
有的公司為了避免競爭,保護自己的權益,會跟一些特殊的員工簽訂競業禁止條款。禁業禁止條款一般會規定該員工離開公司后一定時間內不能再在本行業其他公司就職,否則承擔一定的法律后果,作為補償,公司給付該員工一定的補償金。這次摩托羅拉裁員門也許存在這種員工。當然,如果經過協商,在最后的合同中取消了競業禁止條款,這些員工就可以自由應聘。如果沒有取消,簽訂禁業禁止條款的員工到其他類似企業就職可能面臨原企業對其責任的追究問題。
作為接收這些員工的企業不會直接因為接收了簽訂有禁業禁止協議的員工而承擔某種賠償責任,但是如果伴隨著知識產權(主要是著作權)侵權和商業秘密泄露等問題,則會成為一個不利的方面。
綜上,人才的流動往往伴隨的是技術的流動,技術的流動本身不會發生法律上的問題,但是如果這些技術已經成為了法律上保護的權益,比如軟件著作權、商業秘密,則可能引起糾紛,發生責任的承擔。作為聯想、華為這些爭搶MOTO人才的企業包括以后發生類似事件的其他企業在抓住機會的同時也應該注意防范風險。
推薦閱讀
網頁設計開發很辛苦,所以不要只為少數人而設計 這是一篇老外寫的博客,詳述了他眼中因文化差異導致的網頁開發問題。“特色”并不是只有中國才有,或許作為中國的設計師,也需要考慮到印尼特色、新加坡特色…… 誰愿>>>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MOTO裁員門后——爭搶人才應注意的問題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5/20120913/85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