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輪的傳統書店倒閉潮正以一種令人沮喪的速度在全球蔓延。樂購傳媒網(www.sdlzkt.com)消息,有著40年歷史的美國第二大傳統圖書零售商Borders,一度被認為是全美最佳書店,巔峰時期銷售額更是達到40億美元,已于7月22日起開始關閉旗下的399家店面。與此同時,巴諾書店的生存問題也暗涌流動,其華爾街股票迅速貶值,早在2010年的前3個月中巴諾就損失了3200萬美元。
國內書店的境遇也不容樂觀。日前上海季風書店即將面臨第三家門店的關門,北京人文學術書店風入松已宣布停業,杭州的“光合作用”倒閉。越來越多的傳統書店都沒能逃得過相同的結局,僅2007年到2009年,中國民營書店就減少了10000家。
北京文通天下圖書有限公司副總禹成豪表示,現在很多民營書店或者批發商都在延伸其他產業,大家都很悲觀,新華書店有其特殊性,但潛在的經營也存在很多壓力和困境,比如同樣面積的書店和大賣場,銷售額和來客數存在很大的差距。
“從長遠來看,不管傳統書店的‘戰術’如何,都抵擋不住新的趨勢,”中國經濟出版社副社長毛增余認為,“現在實體書店的版圖逐步被網上書店和數字出版物吞噬。”
際通寶(www.gtobal.com)觀察員余心蝶分析,傳統書店目前遭遇的困境是方方面面的。當當、卓越等網上書店的興起,對傳統書店造成了很大的沖擊,它們越來越完善的流通體系、點對點的服務,以及更大的價格空間,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傾向于網上購書。同時,電子書籍具有攜帶方便、更新迅速快的特點,還很環保。各種因素的結合,讓傳統書店的市場越來越小。
不過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在給傳統書店帶來滅頂之災的同時,也給他們提供了超越對手的歷史性機遇。網上書店的誕生雖然只有短短的十幾年時間,卻以其獨有的網上運作特色和優越服務得到迅速發展。面對互聯網帶來的沖擊,傳統書店為何不借這股“東風”為我所用?據悉,除了當當、卓越這樣的網站,網絡上正涌現出越來越多的讀書網站、網上書店。
除了這種合二為一的方法,傳統書店的減稅措施也不失為一個良策。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張抗抗就建議,通過減免稅、建立連鎖書店、放開體制束縛等方式,對傳統書業進行扶持。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閻曉宏在近日就實體書店發展的問題接受記者專訪時也表示,新聞出版總署將會同中宣部、住建部聯合出臺專門文件,要求各地在城鄉建設和文化建設規劃中必須保證有足夠的出版物發行網點,同時建議有關部門減免稅負。
出版人劉明清有言,“書店之于城市的意義,不僅僅是為讀者提供了一個買書的場所,而是為城市增添了文化風景。”網上書店和電子書籍的確為我們帶來了便利,但我們仍然應該呼吁大眾回歸閱讀、走進實體書店。余心蝶認為,“互聯網一枝獨秀固然美,然若是與實體書店共舞之,則更美。”
推薦閱讀
Android專利戰引起大陸業界關注,雖然至今為止尚沒有大陸本土公司成為被告,不過以微軟、Apple、甲骨文等公司對Android的虎視眈眈,很多朋友都在關注一個問題:如果大陸公司像HTC一樣成為被告,我們有應當的實力嗎?>>>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新的一輪的傳統書店 如何與互聯網結合
地址:http://www.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0727/10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