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葉舟)微博營銷獲取收益本無可厚非。但是,微博肆意轉發假貨、仿貨廣告,就是對粉絲的不負責任,對微博影響力的褻瀆,更是對微博發展環境的迫壞。一旦微博產生信任危機,其未來發展必將舉步維艱。
微博轉發虛假廣告 網民受騙
近日,有關微博虛假廣告問題引起了業內外的廣泛關注,也有消費者爆料稱因輕信了微博廣告而購買假冒偽劣商品。據中國廣播網報道,北京的吳小姐,就是在看了一則微博后,買了兩雙鞋,但等貨品收到后才發現被騙了,據吳小姐稱,自己購買的鞋質量差到根本沒法穿。她說:“你把里面那紙一拿出來,鞋底就直接掀起來了,F在手機上不都是有條碼掃描的功能嘛,碼是有,掃了以后發現一個是空碼,另一個說是文本信息,根本就不是碼。”在經歷這樣的遭遇后,吳小姐表示很后悔輕信了微博上那些極有誘惑力的廣告。
微博虛假廣告泛濫 新浪社區公約難解信任危機
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姜奇平在接受IT商業新聞網采訪時表示稱,新浪微博不屬于正式的新聞單位,消費者一定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微博廣告的可信度不同于傳統的具有廣告資質的電視臺等傳統媒體。因此,必須提高警惕,對微博廣告進行多方面的辨識,防止上當受騙。
對于這些頗具名氣的微博賬號而言,他們不缺粉絲,不缺影響力,為什么還要發布或者轉發虛假廣告呢?有媒體記者拿到了一份公關公司關于微博轉發的報價單,報價單顯示,一般有著幾十萬粉絲微博的賬戶,轉發一次是550元,原創發一次是600元。當然發的數量越多價格越優惠,而達到百萬粉絲的微博賬戶,報價則從800到2000不等。
“很多草根花很長時間辛苦把微博做到了百萬粉絲,他們本身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資深網絡觀察人士王利陽認為,目前,在微博營銷圈子里,微博營銷已經開始出現明碼標價,對于擁有百萬粉絲的草根或名微博,有商家找他們做微博營銷推廣并付給他們報酬,一般都不會被拒絕。而推廣的是什么商品以及商品的質量如何,他們也沒有辦法驗證。在利益的驅使下,大部分博主不關心所推廣的商品是否是假貨,有心的博主能對客戶的產品進行了解,但大部分人很難對推廣的商品有能力干預。 上一頁1 23 下一頁
推薦閱讀
23歲的原告小霞與被告小輝(化名)曾是一對同居戀人,二人兩年后分手,小霞在貓撲網等網站上看到自己的裸照,她便以小輝的行為侵犯她名譽權、隱私權,小輝所在的大學未盡監管責任為由,要求對方賠禮道歉、消除影響、賠>>>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29/150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