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葉舟 慕習)近年來,第三方支付可謂異軍突起。從2003年到現在,在支付領域,不斷有新的企業加入到這個行業來。那么,作為非銀行體系的第三方支付企業,他們的生存現狀如何呢?與銀行又有著怎樣的關系呢?
一位業內資深人士在接受IT商業新聞網記者采訪時稱,“銀行就相當于一個人的主動脈,而第三方支付則是這個人的毛細血管。沒有主動脈,毛細血管將沒有生存的依托,而沒有毛細血管,人也將不復存在。”
事實上,無論銀行也好,第三方支付也好,其推出的所有業務最終目的都是給用戶提供服務,保證用戶信息安全,購物與生活更加便利。然而,最近發生的一件事卻讓人大跌眼鏡。
工行“封殺門”暴露拉卡拉支付不穩定
近來,一家名為拉卡拉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在微博上表示:“昨天客服小妹就接到了3萬多個電話,今天的電話就更多了。手已嚴重抽筋,全是工傷銀行借記卡還款失敗的事。”
拉卡拉擴張棄盈利 封殺門暴露支付不穩定
據悉,工商銀行借記卡在第三方支付平臺拉卡拉的支付中出現“卡殼”,并一直持續至5月18日才得以解決,為時5日,每天約影響15萬人次。與此同時,從事手機支付的錢袋寶在工行還款渠道也出現了同樣的問題。業內一度將此次事件認為是工行對拉卡拉的“封殺”。
鑒于影響范圍之廣,持續時間之長,無數報道紛至沓來。拉卡拉對此回應稱,上述問題皆因系統升級導致,而拉卡拉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孫陶然表示:“跨行還款業務流程復雜涉及多方,前幾天由于系統升級原因導致部分工行卡不能正常使用,問題出現后中國銀聯、工商銀行、拉卡拉本著用戶至上的原則密切協調共同努力迅速解決了問題,日前拉卡拉所有交易都已恢復正常。”
有業內人士則表示,第三方支付、銀行、銀聯長久以來的競爭合作關系或許已經失衡,雙方在支付市場上的競爭關系也在不斷加大。
對于此次的“封殺門”事件,工商銀行的回應則是,此前一度“封殺”拉卡拉的部分原因是從防范信用卡套現的考慮出發,事實上存在部分客戶使用拉卡拉機器進行變相的信用卡套現情況。
提到支付業務,老百姓都會很容易的想到銀行,想到銀聯,想到支付寶,想到拉卡拉。因為,他們與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但是,這一事件的出現,暴露出了第三方支付公司拉卡拉支付的不穩定性。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資深人士稱,第三方支付業務的穩定性直接關系到用戶的體驗,這次信用卡還貸出現故障,用戶一定會產生警惕。支付業務的穩定性是第三方支付企業的命脈,拉卡拉這一事件的影響很不好。
目前第三方支付一年有2萬億的市場,經過2年的牌照發放,目前有100多家企業獲得了支付牌照。資深互聯網評論人士丁道師稱,目前,支付寶、銀聯、塊錢、財付通和易寶支付是第三方支付的佼佼者,近年來,又有基于O2O的手機支付出現。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作為京城碩果僅存的人文風向標之一,單向街圖書館的去留,不再是一家書店生與死的問題。股東之一于威表示,實體書店可以讓大家安靜下來。這就好比在讀者心中種下了一個種子,我們不希望這些種子很快夭折。其實我們一>>>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拉卡拉擴張棄盈利 封殺門暴露支付不穩定
地址:http://www.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53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