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一年,是第三方支付行業“正規化”的元年,跑馬圈地、攻伐頻繁。
2012年,第三方支付邁入監管年,合規經營將成為主旋律。
不管商業銀行是否愿意,第三方支付企業正在蠶食銀行的地盤。不過,切走銀行傳統業務蛋糕的同時,商業銀行憑借龐大的客戶資源,支付企業憑借信息技術的優勢,二者共同做大了互聯網支付的蛋糕。
行業草創,年輕的第三方支付行業諸多問題有待厘清,未來誰是贏家?可能是商業銀行,可能是第三方,也可能是其他新生組織。
業務規模翻番增長的第三方支付行業,已進入群雄并起的“戰國時代”。
截至目前,中國人民銀行分別于2011年5月、8月和12月,分三批總共給101家企業下發了第三方支付牌照。其中,前兩批分別下發27張和13張,第三批下發61張。
根據艾瑞咨詢的統計,2011年中國支付行業互聯網支付業務交易規模達到2.2萬億元,同比增長118.1%;2012年第一季度,這一交易規模達7760億元,同比增長112.6%。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的發展速度由此可見一斑。
與此同時,伴隨著行業的迅速擴張,監管規則亦在悄然跟進。自去年以來,央行連續下發四個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就備付金、銀行卡收單、預付費卡、互聯網支付領域的監管問題征求各界意見。
戰國時代
總的來看,根據《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支付牌照可分為貨幣匯兌、互聯網支付、固定電話支付、移動電話支付、預付卡發行、預付卡受理、銀行卡收單七大類。
在這101家支付企業中,僅有支付寶、快錢兩家是全牌照的支付企業,其他的支付企業則只被允許從事上述七類業務中的一種或幾種。從地域上來看,全國性的第三方支付公司較少,多數為區域性的支付公司,且其業務種類多為預付卡受理。
早在去年牌照下發之初,艾瑞咨詢對此評論稱:“牌照發放開啟支付行業發展黃金十年。”該機構還預計,到2014年,中國第三方網上支付市場交易規模將有望達到4.1萬億元。
而就在支付牌照發放臨近一周年之際,支付企業的業務種類再次拓寬:支付寶、財付通、快錢三家企業獲得證監會批準,從事基金銷售支付結算業務資格(基金行業由證監會監管)。
加上此前已獲得基金第三方支付資格的匯付天下、通聯支付、銀聯電子、易寶支付等四家公司,基金第三方支付領域已存在七家競爭者。
艾瑞咨詢認為,央行支付業務許可證的發放,基金直銷、保險、銀行卡收單和物流等領域的打開,將使第三方支付行業的業務外延在原有數萬億元的基礎上,快速擴展至數十萬億元及以上。
無論是業務種類,還是實際業務量,都顯示第三方支付行業正在迅速增長。在快錢首席執行官關國光看來,盡管這個行業今天還比較年輕,但從國家層面來講,總共發了100多張牌照,確定的是一個行業的地位。
行業草創,但101家的獲批企業已顯示這個行業規模已然不小。而在孫陶然眼中,現在的第三方支付行業正處于“戰國時代”。
戰國時代的一個特征便是,攻伐頻繁。在第三方支付市場上,則體現為企業之間大打價格戰。舉例而言,在基金第三方支付方面,大部分第三方支付平臺的股票型基金申購手續費率為0.6%,相當于銀行等傳統渠道1.5%手續費費率的4折。
在第三方支付企業眼中,這是值得的。目前是一個跑馬圈地的時代,擁有規模更龐大的客戶群是關鍵。所謂“剩者為王”,現在不盈利,但有了龐大用戶群在,盈利是遲早的問題。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磁條卡很容易就能夠“克>>>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53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