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都有同行在不斷退出,在團購業,這似乎已不再是新聞。據團800數據顯示,4月份國內團購網站數量有3052家,比上個月減少217家,平均每天有7家團購網站“消失”。
去年6月,據第三方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團購網站數量突破5000家,團購模式被認為是電商領域甚至是中國互聯網領域的一個全新的增長點,大量的資本“蜂擁而至”,使團購成為去年最火熱的互聯網話題。
但就在不夠一年的時間里,團購模式就已經被資金、市場和消費者無情“拋棄”,按照獨立團購導航網站團800數據顯示,從去年年底開始國內團購網站就開始了持續的“倒閉潮”,團購網站大面積的倒閉、轉型讓曾經看好團購的人大呼“看不懂”。
小團購網站“越擠越小”
“又到每月和商家結算的時候了,以前最高時我們結算的金額可以達到百萬級,而如今只有萬元級別,縮水了近百倍。”昨天,在南方日報記者面前,陳星流露出一名團購網站從業者的無奈。
去年團購最火的時候,還在讀大學的陳星敏銳地洞察到了這個商機,結合大學城內高校密集,學生消費需求旺盛的特點,創辦了針對大學城內商家的小型團購網站,甫一推出便獲得熱捧,大學城內的多家商家都是與其有合作。還在讀大學的陳星輕松地賺取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但是好景不長,隨著大型團購網站在本地化服務上的不斷深入,陳星的團購網站遇到了“勁敵”。“當大型團購網站也把‘觸角’伸到以往和我們合作的商家的時候,在這些具有資金、品牌的大型團購網站面前,我們就顯得毫無競爭力了。舉個簡單的例子:大型團購網站給予商家的結算周期就比我們要快得多,對于商家而言這無疑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小型團購網站根本無力反抗。”
陳星的團購網站如今在本地服務方面的團購項目已經越來越少,更多的團購項目已經開始向實物商品的模式轉變。“轉型賣實物商品也是無奈,但是這個是維持網站運營的唯一辦法。其實如今實物團購的模式也帶來諸如售后、物流等的問題,隨時有可能成為壓垮我們的‘最后一根稻草’。”
“團購網站轉型實物團購甚至直接轉型成為電商網站的情況非常普遍。”互聯網觀察人士劉宇告訴記者,“雖然這樣會讓一些團購網站擁有更加豐富的品類,也會得到更大的銷售成績,但是無形中又會讓這些團購網站掉進了另外一個怪圈:當進行實物的銷售時,他們就不自覺地成為了眾多電商的直接競爭對手。在電商和大型團購網站之間的夾縫中求生存,只會將自己的生存空間‘越擠越小’”。 上一頁1 23 下一頁
推薦閱讀
“適度的競爭存在是有好處的,過度競爭損傷業態。”中國社科院研究員曹紅輝在出席一次發布會時表示,第三方支付領域的價格戰,有些不僅僅是較低費率的問題,有些簡直就是免費的,這非常不利于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 過>>>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小團購網站越擠越小 大團購網站燒錢過日
地址:http://www.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53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