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廣告大戰、資本的“寒冬”和裁員的陰霾,團購網站的洗牌日益逼近。
團800最新團購行業數據顯示,8月份團購行業的“億元俱樂部”成員增至7席,分別為拉手網、美團、滿座網、窩窩團、大眾點評團、24券和糯米網。其中拉手網、美團、窩窩團等13家主流團購網站在204個城市共計推出了7.31萬期團購活動,較7月份的4.75萬期增長了近54%。
另據艾瑞咨詢監測數據,自2011年3月以來,從我國網絡團購市場日均覆蓋人數和月度訪問次數排名比較靠前的十家團購網站來看,月度訪問次數比例之和均保持在80%左右。
而更多的中小團購網站還在生死線上掙扎。團800監測,約12%的地方團購網站超過一個月以上沒有更新,另有4%的網站以系統維護或其他理由暫時停止了營業,其中大多以作坊式的地方小型網站居多,倒閉的地方小網站已超過300家。
團800聯合創始人胡琛認為,國內團購市場已從渾濁動蕩走向層次分明的“雞尾酒組合”:大站們盤踞一二線城市,吸金實力進一步增加;地方站和垂直站則繼續下沉,大部分小型團購站點已經關閉或轉型。
中小團購:艱難前行
洗牌的情況并不獨見于中國。根據團購信息聚合網站Yipit.com統計,在美國530家團購網站中將近有1/3(約合170家)團購網站已被關閉或出售。甚至一些較大規模的企業,如Facebook和Yelp,原本是打算利用其用戶數量優勢來推出團購業務,最近也宣布放棄。
團購早期那種依靠一個域名、找幾個商家打折扣的草根做法,已經成為過去時。
以廣告換流量是團購的重要打法。公開數據顯示,美團網的廣告預算為1.3億元,糯米網為2億元,團寶網高達5.5億元,就連成立8年來鮮有廣告投放的大眾點評網也計劃斥資3億~4億用于團購廣告投放。在廣告大戰的推波助瀾下,門戶網站和搜索引擎關鍵字以及導航網站的價格被推高,導致整個電子商務的綜合推廣成本上漲了30%~50%,已經明顯超過了中小團購網站的承受范圍。
團購網站巨虧已是普遍現象,而自身造血能力的缺乏加上資本市場謹慎,正將中小團購網站逼上“絕路”。
目前,團購行業普遍的毛利率已經由最初的15%到20%降至個位數,不少仍在“賠本賺吆喝”。易觀國際分析師陳壽送判斷,國內投資者對于團購的投資已經漸趨理性,基本上不會再輕易投資,團購網站可能要“勒緊褲腰帶過活”了。
燒錢不息,投訴不止。團800數據顯示,8月團購投訴達1316起,環比增長7.3%,再創歷史新高。胡琛分析,一方面是本月中的七夕等節日營銷再次暴露出團購行業在物流遞送和售后服務上的短板,另一原因是不少小網站在本月突然關閉導致消費者退款無門。
巨頭游戲?
團購網站早已演變成一場由資本催肥的燒錢游戲,而吸金實力不俗的團購巨頭們也有各自的煩惱。
率先上市的人人公司旗下團購網站糯米網,第二季度總營收達110萬美元,同期的運營開支為560萬美元,二季度凈虧損45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將近3000萬元。也就是說,糯米網平均每月要虧掉近1000萬元人民幣。
相比員工數量只有500人左右的糯米,宣稱擁有超過5000人團隊的窩窩團和拉手網可能虧損更甚。如按照每名員工每月8000元的成本(包含工資、工位、各種保險及其他費用)計算,僅此一項的開支每個月就達4000萬元。據記者了解,綜合實力較強的幾家團購網站每月投入到地鐵公交廣告、樓宇廣告、網絡廣告等的每項成本都在百萬規模左右。
盡管燒錢大戰仍在持續,但“上市”成為了最近團購大佬們口中經常提起的
推薦閱讀
在此前很長時間里,新浪也進行了很多嘗試。比如1999年嘗試搜索業務、2000年前后聯合多家企業涉水電子商務業務,在招聘網站走熱的時候,新浪也推出“求職”欄目。但這些業務最后都不溫不火,有的早已凋零。 新浪大規模>>>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團購洗牌進行時 行業兩極分化加速
地址:http://www.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82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