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史上最慘烈”的電商“價格戰”以一種滑稽的結局收場:“價格戰”發起方刪除降價微博,產品價格悄然回調。
人們從當初的欣喜到茫然再到失望,無疑成為“最受傷的人”。而商家在這場試圖“空手套白狼”的營銷戰中,卻在寶貴的誠信上失分,令整個電子商務行業蒙羞。如今看來,不少數據都印證著這場“價格戰”實為“營銷戰”。
比價網一淘網的監測數據顯示,“價格戰”打響第一天,真正降價的商品僅有5%左右,而在此前一天晚上,部分商家還悄然提升了商品價格;“價格戰”開始后,不少熱銷商品頻頻缺貨,缺貨率最高的商家甚至達到30%。市場歡迎競爭,因為競爭從根本上講有利于優勝劣汰,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但凡事皆有度,如果頻頻發起的“價格戰”屢屢被證明只是一種促銷手段,這樣的促銷就有作秀和欺詐之嫌,必為消費者所不齒。“價格戰”現象還折射出電商對發展模式的誤判。從京東來看,或許其認為自己有幾十億元的資本做靠山,只要把銷量做大,把規模做大,最終成功上市,其商業模式就是成功。殊不知對任何一個商家而言,最輸不起的就是信用。
推薦閱讀
中國家電網訊 干燥的秋天,開車回家的你只需用手機發個短信,就可以提前設置好家里的空調濕度,讓榨汁機準備一杯新鮮的果汁,同時家庭音響也已準備好浪漫的肖邦樂曲;妻子給正在開會的你發來短信說她因為忘帶鑰匙而被>>>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最慘烈"電商價格戰滑稽收場商家信用受損
地址:http://www.sdlzkt.com/a/zhibo/20111229/126596.html